加载中…
个人资料
真光
真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168
  • 关注人气:2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此情可待成追忆

(2025-02-04 21:08:11)
标签:

文化

情感

历史


 

此情可待成追忆

 

 /王真光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番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擅长古诗而知名。大和三年(929年)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欣赏他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亲自授以今体章奏之学,并给予资助,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至开成三年(937年)考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及第后,再入令狐楚幕,令狐楚死后,入“李党”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王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将女儿王氏嫁给李商隐。但由此拖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被人排挤。宣宗即位后,牛党得势,李商隐放弃京职,后期十几年间,漂流各地写作。其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最著名,以“情”动人。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著有《李义山诗集》《番南甲集》《番南乙集》《玉溪生诗集》存世。大中十二年(858年)因病在郑州去世,享年45岁,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诗人之一,其诗构思缜密,多用含蓄象征的手法,精工富丽辞采,婉啭和谐韵调,曲折细微地表现深厚的情感。其骈体章奏与哀诔之文因形式瑰丽、情文并茂而在当时极负盛名。李商隐还是晚唐杰出诗人,其诗各体俱有佳作,尤以五、七言律绝成就为高,七言律诗的造诣更是上追杜甫而独步晚唐。

 

李商隐的七言律诗比较熟知的有以下几首:

 

《夜雨寄北》

《锦瑟》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一)《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是李商在大中二年(848年)隐滞留巴蜀时,寄怀长安妻子王宴媄的。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年)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时,王宴媄因病去世。李商隐独居巴山,夜间听雨,忆起爱妻,情深意切,却幽明异路,难以会见,心绪潮涌,写下这首诗。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做《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以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交织在夜雨中,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夜空。由这个情景激发对未来的憧憬,本想归后团聚,“共剪西窗烛”,然而,归期无准,只能在巴山夜雨声中诉说衷肠了。

 

(二)《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这首《锦瑟》,是追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的不幸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创造朦胧的境界,传达真挚幽深的情思。全诗词藻华丽,含蓄深沉,清真意长。

 

《锦瑟》作于李商隐晚年,因遭人嫉妒,大考未中,从此怀才不遇,且在“牛李党争”中左右为难,屡遭排斥,大志难伸,又加中年丧妻,在此精神压抑、愁肠百结之际,写下了这首情深意长,自伤与悼亡的诗篇。

 

 

(三)《五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是以男女离别缠绵悱恻的爱情为题材创作的,从头至尾都体现着痛苦、失望而又执着的感情。由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痛苦相见难离别更难。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渲染愁苦凄恻的氛围,道出痴情苦意,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相爱深切凝重,生死相依。以“春蚕”吐丝到死方尽形象地表明感情之声死不渝。诗末暗示希望鸿雁传书,带去问候。全诗以“别”字为诗眼,绵渺深沉,华丽自然,凄苦而不失大雅。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任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止幕府判官时。

 

 

(四)《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首七言律诗是恋情诗,怀念爱恋的贵族女子而作,由今宵情景引发对昨夜的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与意中人相遇,因受重重阻隔不能如愿而产生无绪的惆怅之情。今夜与昨夜情景相同,但昨夜在画楼西畔和所爱的相见那一幕,却已成为难以追寻的记忆。

对这段美好情缘倍加珍视,忆及画楼桂堂的宴会,灯红酒暖,觥筹交错,笑语喧哗,隔座送钩,分曹射覆,气氛何等热烈。越是阻隔,渴望会合感情越热切。今辰离席时的情景和感慨,不禁由然产生萧索孤独情绪。相爱的双方不能会合,本是深刻的痛苦;但身不能接而心则相通,却是莫大的慰藉。

 

诗作于开成四年(839年),李商隐任秘省校书郎之际。

 

(五)《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大中二年秋(848年),李商隐回到长安,在穷困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求助,但遭拒绝,前途渺茫。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的妻子王宴媄病逝。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聚少离多,对妻子怀有歉疚;将这些郁寡欢的纷杂心情诉诸诗中。

 

 

李商隐的诗流传于世的约有六百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咏史诗占相当数量。这些诗,并非“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爱情诗,意境巧妙,思绪婉啭,辞藻华丽,声调和美,读来回肠荡气。以《无题》为代表的《夜雨寄北》《锦瑟》《相见时难别亦难》,情深意长地抒发感情,思念之苦,泣血执笔,令人喟叹。

2024-12-18—2025-1-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幸福
后一篇:迎接乙巳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