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考
(2024-08-14 17:30:05)
标签:
文化杂谈 |
大秦景教
流行中国碑考
文/王真光
在西安开会期间,我请西安铁路局的莫伸同志(他也是与会的作家)带我到西安档案馆查到一些有关景教碑的资料,抄了一些。现根据抄写的资料(比较了草)整理如下:
中国古称东罗马帝国为大秦,最初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为“景教”,是公元七世纪唐代初期传入中国的。唐贞观九年(635年),景教主教阿罗本来到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礼遇,准其传教,并为其建大秦寺。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由大秦寺僧景净撰文,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士参军吕秀岩书丹。于唐建中二年正月初七(781年2月4日),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长安大秦寺落成。
此碑记述了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至建中二年期间,景教在中国的流传情况及景教教义教规。碑原在唐都城长安的大秦寺(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移藏西安碑林。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是世界考古发现史上最负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碑文及额题均为楷书,书法秀丽而劲健,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其中文功底极其深厚,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用典与对仗等修辞手法比较熟悉,建构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把景教教义、景教在唐朝的传播历史以及中西文化融合一起,实现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汉语创建。
碑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景教的教义等;第二部分是景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和一百多年的发展,是最核心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是歌颂伊斯主教,在朝廷任三品官员,对景教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是中西文化交流及早期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见证物,且具有唯一性,是研究中国古代基督教早期传播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中西交通史、文化艺术交流的珍贵资料。
考证古文物得知基督教在中国流传的历史,撰写此文也回顾了尘封往事,华北弘道院虽已烟消云散,但她传播的福音,留下的仁爱为本的情怀,长久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中。
2024-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