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楼的钟声(1)

(2021-08-16 18:56:29)
标签:

历史

情感


     

北楼的钟声(1)

北楼的钟声(1)

(小说)

 

/ David T. K.Wang

                                     

 

 

王枫凯是由他父亲挑着行李卷走进北楼大院的。

这所大院,他既陌生又熟悉。那年他随二伯母到县城看烟火,在一个开阔的广场上放烟火,人挤人,小孩子跟本看不见什么,其时太阳刚刚落山,王枫凯便蹓到广场边看风景。广场东边有一排铁丝网,铁丝网里面有几座的大洋楼,其中有两座楼比较高,楼顶呈正方形,这是什么地方呢?他不知道,正想着,忽然听到“咚噹咚噹……”的声音,悠扬的钟声使他入神,钟声是从那座高楼里传出来的。正迟疑间,一个小女孩跑过来,他拉主她问:

“这是什么地方?”

小女孩站住,用明亮的眼睛看着他似乎不解:连这也不知道?但还是回答了他:

“是教会学校呀!”

说完,一遛烟跑了。小女孩和他差不多年纪,圆圆脸,齐耳短发,蓝色旗袍。

“教会”,他知道,就是基督教。在家时,二伯母曾带他去过仓沟寨基督教堂作礼拜,二伯母信教,是教徒。

站了一会,不能进去看看,稍有遗憾。

但是,院里的楼房和钟声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这一次进来,他更熟悉了,在入学考试时来过,所以一进大门就直奔那座钟楼的大楼。楼有三层,中间是一个方形的钟楼,钟楼为四层,这楼全部用条石筑成。楼的大门有五级台阶。这楼就是学校的教学楼。

王枫凯走进大楼,只见楼厅里已有一些人聚在那里。他走近一看,见有一张条桌,桌前坐着一个人,那些人都围着桌子叫叫嚷嚷,原来都是来交费的。王枫凯等那些人交完费散去了才走到桌前。王枫凯才看清桌前坐着的人约有二十几岁,方脸。见王枫凯来到桌前,便笑脸相迎,问:“交费么?”王枫凯说:“是。”那人问了他的姓名,就在一个本本上写了几个字,然后扯下来递给王枫凯,王枫凯接过来一看,是铅印的收据,文字是“学杂费525角,宿舍新一排12号。”,收款人处签了一个名字:张志道。王枫凯交了钱向张志道鞠了一躬,便退出大楼。

王枫凯带领父亲挑了行李绕过大楼往后面走。楼后面是一个大院,一排排宿舍平房齐正地立列着,但那都是灰瓦屋顶,看样子很陈旧了。所指新排,是在这一片旧宿舍旁新盖的一排红瓦平房。12号正对着一条路,一眼就看见了。

12号里已住了两位学生。

父亲放下行李,和那两位同学打过招呼,就让王枫凯向两位同学见面,并向两位同学介绍王枫凯。

房间里有四张床,那两位各占了一张,父亲把行囊放在靠们口的一张床上,说:“就在这床上吧。”

那两位学生,一位高个,一位矮个,高个说:“靠门口风大,换换,我睡这床!”

父亲说:“那不好。他年轻,睡这里没事。还没问二位贵姓?”

大个说:“免贵姓王,我叫王式学,这是我弟弟王式举。”

父亲说:“啊,咱们同姓。兄弟俩,好啊!从哪里来的?”

王式学说:“仓沟寨。”

父亲惊异地说:“仓沟寨?是仓沟寨教堂么?”

王式学答道:“是的。”

父亲笑了说:“可巧了,我和仓沟寨教堂多有来往。王传铎牧师、王老太太,我都熟,还有王传瑜先生他也在这里读书吧?”

王式学说:“是。在神学院。”

父亲说:“传瑜先生每次回家经过我那里都坐一坐,我们是很好的朋友。这次枫凯到这里读书,还是传瑜先生介绍的呢。”

说了一阵话,父亲说:“我家里还有事,就回去了。拜托二位多多照料枫凯,他没出过远门。”

王式学说:“那没问题,到这里我们都是兄弟。”

父亲说:“那就谢谢了。又对王枫凯说;“要好好跟两位哥哥学着。”说罢,和王式学、王式举握手告别。

王枫凯拿着扁担送父亲出去,送到大门,看着父亲拿着扁担走去的背影,直到父亲拐弯看不见了才回到宿舍。

 

 

王枫凯回到宿舍,看见王式举已为他铺好了被褥,很是高兴。王式学说:“我带你到院子里介绍介绍情况。”于是,王枫凯跟着王式学出了宿舍。

王式学曾在这里读过一年预科,所以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站在院子里,他指着西边一片宿舍说:“你看那一排排宿舍,灰瓦的,一共十二排,前六排是神学院学生的,后六排是弘道院学生的。都住满了,所以学校又盖了一排新宿舍。”

王枫凯说:“我正赶上住新宿舍。”

王式学说:“新旧都一样。你看面前这一片菜地么?这是学校的菜园,我们吃的菜,一部分就是这菜园的。菜园中间有一口井,看见那个辘辘把了么?”

王式学继续说:“转身看。咱们的宿舍东头有一座平房,也是红瓦的,那是刘大爷一家。刘大爷就是在门房传达室看大门的。他家有四口人,刘大爷看大门,刘大娘管菜园,还在东面养了一群羊,每天挤羊奶,送给赫牧师、道牧师、何牧师、张牧师。刘大爷有一个儿子,负责拉钟楼的大钟。孩子才十三岁,力气不够,拉钟时,往下拉使上劲,但一松手就把他带上去,离地一尺。他还有一个女儿刘桂荣,在崇道堂读书。”

王式学往前走,王枫凯跟着。

王式学指着教学大楼说:“大楼有个地下室,地下室东头是大食堂,我们就在那里吃饭。摇铃开饭。地下室中间是仓库,放粮食的地方。地下室西头是小礼堂。大楼的东面有两座小楼,北面的是赫士牧师的家,南面的是道雅伯牧师的家。大楼西边那座小楼,是于子懿老师的家。”

王式学继续往前走,王枫凯跟着。越过教学大楼,王式学说:“到楼里看看。”于是二人进了大楼。

楼厅呈四方形,左侧是大教室,但锁着门,未能进去,大教室门旁是楼梯,楼梯的拐弯处上方挂了一块扁,黑地金字,上写着五个大字:“华北弘道院”落款是“邑人黄以元敬书”。

楼厅顶棚上垂下一条粗绳子,王式学说:“这就是小刘拉钟的绳子。”

王式学站了一会说:“楼上还有四间教室,都关着门,就不去看了。”

出了大楼,看见大楼旁有一座红砖两层小楼。王式学说:“那是华牧师楼。”

教学大楼前是一大片草地,看上去又不像草,很像马蜂菜。王式学说:“这是苜蓿草。据说这草的种子还是从美国带来的。”

草地的东西两边各有一条路,路旁有高大的白杨树。王式学带着王枫凯从西路往前走。来到一座楼前,王式学说:“这就是大礼拜堂,每个礼拜天在这里作礼拜。”

王枫凯望了望,礼拜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物,尖顶、两厢墙壁各有三个镶着彩色玻璃的大玻璃窗、方钟楼、曲线大门、门前有八个台阶。大门闭着只在外面看了看。

王式学绕过大礼拜堂往西走,看见一排三层楼房,楼房西头还有一座和大礼拜堂同样的楼房。王式学说:“中间这座楼,是神学院的教学楼,西头是是神学院的礼堂。神学院教学楼后面三排楼是神学院和弘道院教职员的宿舍,张学恭牧师和我们的教师都住在那里。”

沿着西侧路往前走,前面有围墙围着,可以看见围墙内露出一座红砖红瓦的小楼,是两层吧。王式学说:“那座楼是何赓诗牧师住的,他是弘道院的院长。”王枫凯听说何赓诗这名字,以为是中国人。

围墙大门关着。王式学说:“围墙里西头是女生宿舍。”

 靠女生宿舍围墙外是一片大树林。围墙的东面是足球场。再往东就是学校的大门了。大门平时关着,只开旁边小门让人进出。

他们俩到了这里,已走了大半天。王式学说:“都介绍完了,其他情况慢慢了解把。回去吧,该吃饭了。”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