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杨绍唐牧师

标签:
历史文化情感 |
忆杨绍唐牧师
-——往事留痕
文/真光
看了杨安溪牧师写的《忆父亲杨绍唐》和录制的视频,感慨万千,由衷地敬佩这位“神的忠仆”,同时令我回忆起受教于杨绍唐牧师的情景。
一九四零年,我在华北弘道院就读,有一天,我们在第一教室(大教室)上英文课,是谢友王老师讲课,忽然从门外进来几个人,是张学恭牧师、胡敬武老师,还有一位不认识。他们站在黑板前。张学恭牧师说:“这位是杨绍唐牧师,济南来的,给你们请来的教师。”杨绍唐牧师向大家招招手。张张学恭牧师问谢友王老师:“你在上什么课?”谢友王老师回答:“Have an English class.”张学恭牧师说:“好吧,那就请杨老师上英文课。”他笑着向杨绍唐牧师作了一个“请”的手势,转身坐在学生的课桌座位,胡敬武老师也坐了下来,像学生那样听杨牧师讲课。
杨绍唐牧师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英文单词:“May Flower”然后就从这“五月花”讲起,如何成了United States,又解释“合众”的意思,中间又插了几个小故事。说是上英文课,连历史课也带上了。讲课时有时用英语。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从来没上过这样的课。
杨牧师又说到“汉译英”问题,举例说,“济南”,拼Tsi-Nan;“滕县”拼Tenghsien等等。
最后,杨绍唐牧师说:“我教你们一个小手艺,用剪刀一剪剪出天堂和地狱。”
他拿出一张16开的纸,折叠又折叠,接着用剪刀剪了一下,然后把纸展开,先拿出一叠大的贴在黑板上,是一个十字架,这就代表天堂。接下去把余下的小纸块一一贴在黑板上。他一边贴一边说:“一块也不能丢。”帖完了,是四个英文字母:HELL。他说:“请我们胡老师给翻译翻译。”胡敬武老师说:“地狱。”
杨绍唐牧师说:“Thank you!”然后对我们说:“课就上里吧!”
他的话刚说完,我们全体起立,向他致敬。他含笑说:“谢谢!谢谢!”
张学恭牧师和胡敬武老师陪他走出教室,临走时招手向我们致意。
这一幕,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依然鲜明地记忆着。
七年之后,也就是一九四七年,我在南京工作,每到礼拜日就到黄泥岗礼拜堂作礼拜,那里是张学恭牧师创办的“泰东神学院”。平时都是张学恭牧师布道,九点半开始,那天,时间过了,张牧师还没来,又等了一会,张牧师来了,是两个人。等他们站到讲台上,我抬头一看,啊,那不是杨绍唐牧师么?戴着眼镜,还是老样子,我一眼就认出来了。张学恭牧师介绍说,杨绍唐牧师应聘到泰东神学院执教,今后就由杨牧师布道。自此,我每到礼拜日必去黄泥岗礼拜堂,聆听杨绍唐牧师布道。
之后的岁月里,我陆续听到杨绍唐牧师和张学恭牧师晚年的不幸遭遇,两人是同样的结局,当然是归依主怀,但其因由不能不令人深思。
在回忆往事时,谨以这篇小文纪念我敬爱的师长和Minister。
阿门!
20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