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2018-09-14 07:02:19)
标签:

转载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瞻园一瞥)

 

这一集,将西园其他建筑抽取主要的,过一遍。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春波亭,方形单檐攒尖顶。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春波亭处于北园的显要位置,抱石轩前伸入池中的湖石台基上。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春波亭隔水池与画舫(参见上集)相望。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抱石轩,小三开间卷棚顶敞轩,置假山的山腰处。

到底是轩抱石,还是石抱轩,说不清,反正得名抱石轩 

清代袁枚1716~1798《瞻园十咏》之抱石轩一轩当石起,紧抱丈人峰。花月分窗人,烟萝合户封。坐怜红日瘦,行觉绿阴浓。鸟问幽栖客,人间隔几重?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轩北墙上有一框景窗。框景窗上横匾:一亭秋月啸松风;两侧对联:奇石叠含千古秀;碧水池蕴万年春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抱石轩东是六角单檐攒尖顶的稊生亭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佛掌峰。一整块太湖石,因形似佛手而得名。说它是,轮廓倒还像,但面坑坑洼洼,也太“粗糙”了。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记起杭州灵隐寺内也有一方“佛掌峰”,找出片子置于后。比较起来,感觉更胜一筹。您们说呢?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春波亭西为逐月楼。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逐月楼,两层五开间歇山式建筑,是这一区域最高的建筑。因适合于赏月而得名,一个字,尤显生动,回味无穷。

“北斗挂高楼,江山一望收。白云檐外宿, 清露槛前流。远树深藏寺,风窗易得秋。飞花杂松子,终日打帘钩。”当年袁枚《瞻园十咏》之北楼,就是现在的逐月楼。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逐月楼西侧为环碧山房。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逐月楼坐西面东,与逐月楼成直角。其主体建筑为单檐单层,有临水平台伸进水池。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门两侧抱柱联:“嵌壁书留十全老;累石屏张九叠云”。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薇亭,一座与游廊相连的歇山卷棚顶半亭。——古建背后的现代楼房很碍眼,拍摄时尽量躲避。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薇亭抱柱联:“道德为原本;知识极诚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知识让人诚实并明辨是非——浅显易懂的做人道理。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穿过薇亭的园洞门即瞻园北假山。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将各个角度拍的北假山以及明代遗存的石矶片子,一并置于此。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岁寒亭藏在西假山上。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据说岁寒亭是瞻园面积最大、最精巧之亭,方形。因亭前植有松、竹、梅,故名,亦称三友亭。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清代诗人袁枚曾赋诗一首咏梅花坞:“环植寒梅处,横斜画阁东。一轮明月照,满树白云空。春到孤亭上,香闻大雪中。”亭前有梅花坞,植梅数十株。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两侧楹联:“青松翠柏后凋有志;绿竹红梅先发属荣”。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西假山最高处有一扇亭,貌似平面为扇形而得名。仰拍一片,没登临。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静妙堂,西园南面的主要建筑。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静妙堂,三开间附有前廊的临水而建。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始建于明代,明时名止鉴堂,是明中山王徐达退休后休闲的地方;清乾隆年间改为绿野堂;清同治年间重建瞻园后,将其更名为静妙堂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静妙堂南门两侧楹联有点意思:“嘻水能益智,其乐无穷,潜蛟龙,藏宇宙,毕生妙想此淹留;噫石本多情,不言何憾,萦丘壑,绘烟霞,镇日静观同啸傲。”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静妙堂面向南假山。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南假山上弄了一股小水流,“山寨”瀑布(?),太假。

以为南假山是清代的原物,奇怪于那时没有水泵,如何让水提升到高处?为写博文而查资料,方知这玩意儿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品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几处园林小品——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上刻有篆书“指月峰”;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转载]金陵杂记(三十五)——瞻园(西园之三)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