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趣的思维成长——数蛤蟆

(2012-06-30 11:46:40)
标签:

育儿

分类: 童真稚趣

    昨晚,亲子时间。

    我坐在沙发上和一德面对面相互抱着,这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抱的时间长短完全是顺其自然。

    昨晚抱着一德的时候,我边摇着边随意哼着儿歌。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哼儿歌,只是无意识地给我们的拥抱配点音乐,嘿嘿。当我意识到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在唱“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乒乒乓乓跳下水呀,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兮,水上飘,荷儿梅子兮,水上飘……”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儿歌之一。一德听着我多唱了几遍,他也跟着哼。

    突然,我灵机一动,建议一德跟我玩个游戏。我以问题的形式唱一句,让一德唱出问题的答案。比如,我唱“一只蛤蟆几张嘴?”,一德唱“一只蛤蟆一张嘴”,我唱“几只眼睛几条腿?”,一德唱“两只眼睛四条腿”,然后我们合唱后半部分。一德听了我的建议,很开心地答应了。

    但是很快就出现问题了。

    我唱“两只蛤蟆几张嘴?”,我原以为一德可以很顺利地唱出答案,因为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但是,一德小朋友居然愣住了,想了半天蹦出来一句“一张嘴”。我晕!我当时的真实感受是又好气又好笑,说他没动脑筋吧,他好像想了一会儿才说的,说他动脑筋了吧,他居然说出这样的答案。

    我知道,越是这样的时刻,我越不能着急,对我来说再简单的问题,对孩子来说都是陌生的,都需要学习和练习的。虽然他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十以内的加减法做得非常快也非常正确,但从学习到应用还需要经常练习,不可能一学就会用。而且抽象思维对五岁的孩子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我需要引导他通过具体事物来感知数字的加减。

    所以,我没有立刻否定一德唱的答案是错的,而是引导他去思考。我说:“假如你是一只蛤蟆,你有一张嘴,我也是一只蛤蟆,我也有一张嘴,现在咱们两只蛤蟆一共就几张嘴?”,我说这句话的时候,边说边用手指配合着话语指了一下他的嘴,然后指了一下我的嘴。一德听完我的话顿时哈哈大笑,立刻唱道:“两只蛤蟆两张嘴。”我立即给予肯定,亲了一下他。

    然后我接着唱“几只眼睛几条腿?”,一德很快就用小手指着自己的眼睛开始数“1,2”,然后指着我的眼睛数“3,4”,对我说:“四只眼睛。”嘿嘿,臭小子举一反三的能力还怪强的,立刻就用上了。我说:“没错。几条腿呢?”说完这句话,我就想看看他这下怎么数,我们都没四条腿,哈哈哈哈。嘿,没想到人家这次不数了,他好像有什么顿悟了,他嘴里在念叨着“一只蛤蟆四条腿,两只蛤蟆,就是4+4,妈妈,两只蛤蟆八条腿。”看到他是通过自己在大脑中的运算完成这个答案,我很开心,这是思维的进步。但是,我觉得,他应该是在大脑中呈现了两只蛤蟆的样子,然后才做了加法运算。

    不管怎么样,一德答对了,当然要及时肯定和鼓励了。

    接着来,我继续唱“三只蛤蟆几张嘴?”,一德自然自语道:“1,2,3。三张嘴!”。从他的表情和眼神来看,他又是在脑海中进行画面的想象了。然我后我接着唱“几只眼睛几条腿?”。一德又开始用小手数眼睛了,数完他自己的,再数我的,但是我们俩一共只有四只眼睛,他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看着我说“妈妈,四只眼睛吧?”,我笑着说“你数了几只蛤蟆啊?”,他说“两只”,我说“是啊,我问的是三只蛤蟆啊”,一德找不到具体的眼睛了,思维受阻了。我举起我的右手,握成拳头,然后说:“宝贝儿,你现在把我的手想象成一只蛤蟆,它也长了两只眼睛。”我的话音刚落,一德顿时眼睛就亮了,又开始用他的小手数眼睛了,数他自己的“1,2”,数我的“3,4”,数我右手的“5,6”。然后一德兴奋地说:“六只眼睛!”,我也表示很兴奋地说:“没错,你数对了。”

    我又接着问“那三只蛤蟆几条腿呢?”,一德立即就进入了思考状态,两只眼睛注视着沙发上的一个点不动,表情略微严肃,俨然一副在大脑中快速计算的样子,我太欣慰于他的这种专注度了!但是很遗憾,数了一会儿,他说:“妈妈,我数不清楚。”我就知道他很难在大脑中数清楚了,因为要靠大脑记忆的信息增多了,信息量增加时必须由具体形态变为抽象数字才便于记忆。我说:“没关系,咱们找三只蛤蟆出来,你就能数清楚了。”我把我的左右手分别伸出四个指头来,然后对一德说:“我的左手是一只蛤蟆,它有四条腿,我的右手也是一只蛤蟆,它也有四条腿,还差一只蛤蟆怎么办?”一德立刻伸出他的左手的四个指头,开心地说:“我这里也有一个只蛤蟆,它也有四条腿。”说完他就用他的右手开始数三只蛤蟆的腿了,数完后兴奋地报告我说“妈妈,三只蛤蟆十二条腿呢。”我也很开心地说:“哇,你数对了,太棒了。咱们继续唱吧?”一德使劲点头。

    我接着唱“四只蛤蟆几张嘴?”,这次还没等我话音落下,一德立刻抢答“四张嘴!”。我问为什么,他说“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蛤蟆两张嘴,三只蛤蟆三张嘴,四只蛤蟆肯定就是四张嘴了,五只蛤蟆就是五张嘴……”,他一口气说到了十只蛤蟆十张嘴。我超级开心地抱着一德亲了一下,说:“你找到规律啦?”一德说:“它们都是一人一张嘴,有几个人就是几张嘴。”我使劲点头表示肯定。但我不能过于兴奋,后面还有问题呢。

    我又唱“几只眼睛几条腿?”。一德立刻伸出小手,数他的眼睛,数我的眼睛,然后对着我刚才右手举起的位置数了两只眼睛,再对着那个位置旁边的空处又数了两只眼睛,然后告诉我“八只眼睛。”我很好奇他为什么对着空气数,问之,一德答曰“我想象着空中这里有一只蛤蟆,这里还有一只蛤蟆”,他边说边用手指着空中的两个位置。很好,他把大脑中的想象挪到了空中,就如同他看到了外在的具体事物一样,想象力开始发展了。

我接着问“那四只蛤蟆几条腿呢?”,这一次,一德直接分别伸出两只小手的四个指头,然后让我也每只手伸四个指头,他一一数完后报告“十六条腿!”。我点点头。

    我继续唱“五只蛤蟆几张嘴?”,一德快速答“五张嘴”,我接着唱“几只眼睛几条腿?”,一德又如同刚才那样数眼睛,很快答出“十只眼睛”,但是数腿又出现困难了。我们四只手只能表示四只蛤蟆,第五只蛤蟆怎么办呢?我给一德了一些思考时间,如果他明确表示他数不清时,我打算提示他把脚也用上。但是他一直没有向我表示求助,我相信他此刻一定在动脑筋想办法,我还是保持安静比较好,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成长。过了一会儿,一德突然开始数了,当把我们四只手上的“16条腿”都数完之后,一德把我左手上的四个指头又数了一遍,然后告诉我“妈妈,五只蛤蟆二十条腿”。我很诧异于他能想到这样数,我问他是怎么数出来的,他说“我把四只蛤蟆数完了,你这只手再当一次蛤蟆吧。嘿嘿”,瞧他笑得那坏样,我忍不住又抱紧他亲了一下,我说“你太厉害了,动脑筋想办法,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我接着唱“六只蛤蟆几张嘴?”,一德快速答“六张嘴”,我接着唱“几只眼睛几条腿?”,一德又如同刚才那样数眼睛,很快答出“十二只眼睛”,不过这次与上次有点不同的是,他数完我俩的眼睛后,他在他左边的空中数了三只蛤蟆的眼睛,然后又转头到他右边的空中数了一只蛤蟆的眼睛。我问他为什么转头到右边数了一只,他说因为左边放了三只了,放不下了。哈哈哈哈。“六只蛤蟆几条腿呢?”我问。一德又如上形式数出了“二十四只腿”。

    七只蛤蟆和八只蛤蟆这两关没有任何悬疑地过去了。只是一德在数七只蛤蟆的眼睛时变换了数数的方式,他觉得要在空中想象的蛤蟆太多了,有点乱,于是他自创了新的数眼睛的方法:他用右手对着我的眼睛开始数“1,2”,与此同时,他握拳的左手伸出一根指头,然后他又对着我的眼睛数“3,4”,同时他的左手又伸出一根指头,以此类推,当他的左手计数为7的时候,他数到了“13,14”,答案就出来了。八只蛤蟆的眼睛也是这样数出来的。这种方法完全是他自己想到的,我没有给任何提示,因为我压根儿就没想到他会这么数。我也很好奇,他是如何顿悟出这种数法的呢?奇怪的是,他在数腿的时候却想不到用这种方式。

    到了九只蛤蟆的时候又出问题了。

    九只蛤蟆的嘴巴和眼睛都数得没问题,但是到了腿,他就数不清楚了。也许是数量太多了,数字太大了,他又要记数了几只蛤蟆,还要记数了几条腿,尤其是腿数都上三十,对他来说不是一个轻松的记忆量。他用如上方法数了好两遍都是四十条腿,我看他数得那么辛苦,我随口说了一句“四十条腿是十只蛤蟆的”,一德立刻就说“那九只蛤蟆的话,减掉四条腿就好了”,我惊异地看着他,我怎么都没想到他会这样说,我使劲点头说“对啊,那你减减看啊,40减4等于多少?”,我边说边暗自得意,臭小子肯定不会做这样的减法题,他就没做过40以内的加减法,看他怎么办。没想到一德抬起头,眼睛看着天花板,嘴巴里开始念叨:“40,39,38,37……”,与此同时,他的小手在他每念一个数字的时候就弯下一根指头,弯下四根指头后,他回答我“九只蛤蟆三十六条腿!”。

    我完全被他惊到了。

    但是,我需要淡定……嘿嘿,我激动过头了,他也会骄傲过头滴。

    不过,肯定和鼓励是必须及时跟上的。我立刻抱紧他说:“你这个办法真简便,妈妈真没想到你还会这样数数,都能做40的减法运算了。你长大了哦!”一德很是得意,要求继续挑战十只蛤蟆。

十只蛤蟆这一关简直毫无悬疑,一德跟我对答如流,就是数眼睛的时候稍微费了点时间数了一下,我问几只腿时,一德立刻答“四十条腿”,我说“你没数怎么知道”,一德哈哈大笑说“你刚才都说过了,你忘了?”我这才想起来数九只蛤蟆时我的确说过了。

    我兴奋地将此过程讲给我妈听,我妈立刻来到客厅鼓励一德。

    一德很嚣张地对我妈说:“阿婆,那你知不知道100只蛤蟆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我妈装作不知道说:“这么多蛤蟆啊,我算不过来,还是你教我吧。”

    一德说:“100只蛤蟆100张嘴。202只眼睛。我也不知道多少条腿。”

    我们顿时哈哈大笑。

    我妈问他为何是202只眼睛,他也讲不清。

    我提示他说:“一只蛤蟆有一只左眼和一只右眼,一百只蛤蟆有几只左眼,有几只右眼啊?”我边说着,边先后捂着自己的右眼和左眼给他看。

    一德在我的提示下立刻答道:“100只左眼,100只右眼,一共是200只眼睛。”

    我妈和我立即给予一德肯定。

    然后我们问他100只蛤蟆多少条腿,一德立即进入思考状态了,这次,他两只眼睛注视着茶几上的一个点,全身一动不动,看样子他又在脑海中想象蛤蟆了。然后他回答“400条腿”。

    我们问他如何答出来的,他说“一只蛤蟆有一条这个腿,一条这个腿,一条这个腿,一条这个腿。100只蛤蟆,就是100,200,300,400了。”他在说这一段话的时候,先后分别伸出他的每一只胳膊和每一条腿。

    太可爱了,宝贝儿!

    我真是忍不住想咬他几口,嘿嘿。

    昨晚的亲子活动让我再次验证了认知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儿童的思维发展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逻辑,智力的发展一定要遵循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这一过程,并引导他们将这些能力综合运用。

    大家所谓的聪明孩子不一定有多么高的天赋,不一定非要从爸妈那里遗传来多高的智商,只要家庭教育引导和培养得好,让每个孩子充分发掘、发挥出他的潜能,每个孩子都会越来越聪明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