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应力、剪力流理论和剪切中心大汇总
标签:
瞿履谦位置关于也就是积分 |
剪应力、剪力流理论和剪切中心
原文地址:http://wenku.baidu.com/view/df73c1eb998fcc22bcd10d57
由梁的剪应力计算公式
,可求得梁竖向受弯时截面的竖向剪应力(图6-7)。这在实体式截面(例如矩形截面)时为正确,但对薄壁构件则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
微段
(图
6-13a)考察其平衡,仿式(6-7)的推导,可知在翼缘内主要将有水平剪应力,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形式与式(6-7)相同,但
取计算剪应力处(l点)以外翼缘部分
(图6-13b)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t取计算剪应力处的冀缘厚度。
的翼缘自由端即角点算起,对c、d点为s=0,b/2):
注意所有剪应力都在顺着薄壁截面的中轴线S方向,并为同一流向(图6-13b)。容易证明:截面全部剪应力的总合力等于竖向剪力V,水平合力则互相抵消平衡。
上面左式τ即式(6-20)的剪应力,右式
则是沿薄壁截面s轴单位长度上的剪力(N/mm)。除了需要验算剪应力的情况外,用
一般更为方便实用。
,水平弯曲时则用
。因二者τ的方向均为沿S铀,故双向弯曲时二者可直接叠加(考虑正负号)。
按其方向用箭头线画在薄壁截面中轴线S轴上时,将成为自下向上或自上向下的连续射线(图6-13b、6-14);
称为薄壁构件竖向(或水平)弯曲产生的剪力流。这种剪力流在任意截面上都是连续的,在板件交点处流入的与流出的剪力流相等;并且在截面端点处为零,中和轴处最大。
由对称关系可以知道,对于双轴对称截面的梁(例如图6-13的工形截面梁),当横向荷载作用在形心轴上时,梁只产生弯曲,不产生扭转。这时,截面上三角形分布弯曲应力的合力等于弯矩 M ,截面上剪力流的合力是通过形心轴的剪力V,正好平衡。
如图6-15所示,当横向荷载 F不通过截面的某一特定点S时,梁将产生弯曲并同时有扭转变形,其外扭矩为Fe。若荷载逐渐平行地向腹板一侧移动,外扭矩和扭转变形就逐渐减小;直到荷载移到通过S点时,梁将只产生平面弯曲而不产生扭转,亦即S点正是梁弯曲产生的剪力流的合力作用线通过点(下段再详述)。因此,S点称为截面的剪切中心。荷载通过S点时梁只受弯曲而无扭转,故也称为弯曲中心。根据位移互等定理,既然荷载通过S点时截面不发生扭转即扭转角为零,则构件承受扭矩作用而扭转时,S点将无线位移,亦即截面将绕S点发生扭转变形,同时扭转荷载的扭矩也是以S点为中心取矩计算(图 6-15C);故 S点也称为扭转中心。
现根据截面内力的平衡来求剪切中心S的位置:
——当梁承受通过S的横向荷载时,梁只产生三角形分布的弯曲应力和按剪力流理论的剪应力。截面弯曲应力的合力正好等于弯矩M;截面剪力流的合力正好等于剪力V,而且合力作用线必然通过S才能正好与横向荷载平衡。因此,求出剪力流合力的作用线位置也就是确定了剪切中心S的位置。
,
,
一些常用开口薄壁截面的剪切中心位置见表6-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