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发烧辅食母乳运动感冒 |
有些小小的不好意思,忙活了一天,原来是误判宝宝发烧。
我想错误的经验有时比成功的经验更来得有价值,所以就把羞羞的一段拿出来分享。
初为父母,真的需要好好学习呀!
过程中,瓜妈经历了紧张——担忧——珍惜——释怀——喜悦,五感交集。
陪了瓜瓜一天,看到瓜瓜那迷人的微笑,瓜妈很幸福!
忙碌了一天,知道瓜瓜没有感冒发烧,是个健康的宝宝,瓜妈很开心!
瓜爸也不用被“隔离”咯!
若有所思
{什么时候发现宝宝发烧症状?}
近段时间,瓜瓜半夜通常会醒来,吃几口奶继续睡觉。
但昨夜无来由地,醒来,既不吃奶又没有巴巴,哼唧之余还哭,这是第一次。
这样反复了两次,早晨6:00瓜瓜又一次哭醒。
于是,瓜妈开始怀疑,用手摸了瓜瓜的后背和额头,发现有些热。
给瓜瓜把完巴巴以后立刻量体温,腋温37.2度,加0.5度即37.7,瓜妈按照成人的体温判断瓜瓜应该发烧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7ZHE1SIGG.gif上午量了3次,最高就是37.2,下午一直维持37度的腋温。
而且周边很多朋友宝宝都已经经历了诸如夏季热、幼儿急疹等,而且过了6个月宝宝从母体带的免疫已经没有,要靠自体的免疫力。于是瓜妈早早买了冰贴备着,随时准备大考,精神属于高度紧张状态。
瓜妈请假一天,一直照顾瓜瓜到18:00,直到余姐带着瓜瓜到楼下散步,瓜妈才得以抽空上网查资料。
N次量体温之一!
{臆断发烧N种原因}
推测原因1:大人感冒传染所致?
推测原因2:空调太低?
推测原因3:第一次吃鱼泥?
推测原因4:瓜瓜快长牙了,是不是因此而产生的不适?
{采取的措施}
擦浴温水,换衣服,共计3次。18:30温水浴15分钟。
停止所有的额外辅食,以母乳为主。母乳时间:6:00、8:00、9:30、12:30、14:30、17:00、19:00,采取的是少量多餐的方式喂奶,按需喂哺。
上下午各加了60ml的苹果汁和提子汁(煮熟后榨汁兑水)。50ml的蒸馏水。
午睡:9:30-12:30三个小时、16:30-17:30一个小时。
除了吃奶和午睡时间,其他时间仍然让他自由运动玩耍。
【后记】幸好没有给瓜瓜用上酒精和冰贴,呵呵!因为瓜妈看体温没有超过38度,小家伙的精神今天总体还是不错,吃喝拉撒玩,一样也没落下。
{经验教训}
一切都是无厘头和无来由,只怨瓜妈过于紧张,关键是育儿知识补充不足,哈哈!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8ZHE1SIGG.gif
原来宝宝的体温是高于成人的,体温高于下列温度,才称为发烧:
肛温:38℃ 口温:37.8℃(耳温与口温相同) 腋温:37.5℃ 背温:37.5℃
呵呵,白忙活了一天,不过也长了经验、添了知识,以后遇上同等问题会从容很多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7ZHE1SIGG.gif
把搜集到有关宝宝发烧类问题做一个汇总分享和交流。
Q1:摸宝宝的额头,热热的,发现体温超过37.5℃,发烧了吗?
到底多少度才算发烧呢?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搞不清楚,用手摸感觉体温的个别差异很大,而且小朋友的正常体温本来就比大人高一些,如果经验不足,用触摸的方式来判断发烧很容易误判。其实量体温的位置不同,温度就会不一样。比如量口温或耳温,38℃就是发烧;腋温则要低个0.5℃,也就是37.5℃就算发烧;量肛温则要比口温、耳温提高0.5℃,也就是38.5℃才算发烧。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定义?因为我们身体的体温,平常大约在36.5℃~37℃之间,但是如果天气比较热,或是运动过后,体温都会上升,不过再怎么增加,都不会超过发烧的标准。量体温还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例如量口温或腋温,原则上是测量5分钟之后,再看温度比较正确;量肛温大约是2分钟左右就可以达到标准的温度。因此每一个量的位置,都有它一定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对,测量出来的温度则会有问题。
Q2:小朋友发烧会出现哪些症状?
小朋友发烧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快进入发烧状况之前,会发现他的身体有发抖、手脚冰冷,出现寒颤的状况,因为我们的机体会利用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体温。
到了第二阶段,一旦发烧之后,小朋友的皮肤就会比较干燥,脸部也会比较潮红,还可以发现他的心跳和呼吸速度也会比较快。
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肛温:38℃ 口温:37.8℃(耳温与口温相同) 腋温:37.5℃
背温:37.5℃
合并的症状: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
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
Q3:小朋友为什么会发烧?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小朋友发烧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发烧是身体对抗疾病入侵的反应,属于身体正常的防卫机制,所以当我们机体有炎症就会发烧。看医生就诊是要找出导致发烧的疾病,而不是治疗发烧。当炎症在上呼吸道的时候,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会造成咳嗽、流鼻涕和发烧等症状;如果是呕吐、拉肚子,还会伴随发烧的现象,这是胃肠道发炎,也就是胃肠道感染;甚至尿道感染时,除了小便会疼痛、频尿之外,也会发烧。
对于一般的发烧症状,只要找出病因加以治疗并辅以适当的休息,那么发烧的频率和体温通常就会明显改善,但是退烧终究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一般的发烧症状也会持续上3天左右,而且可能会出现体温时高时低的情况,不过只要病情在好转就没关系,不必太过焦虑,只要记得按时给孩子服药即可。
对于那些长期性的发烧,比如发烧时间超过1周甚至更长时间,或者是原因不明的发烧,则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先就医检查,以确认发烧是否是因为结核病菌感染、免疫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等原因所引起。
Q4:发现小朋友发烧,可以马上吃退烧药吗?
只要是发烧引起小朋友不舒服,这种情况就需要吃药,但是怎么才能知道他身体不舒服?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看到小朋友哭闹不安、很烦躁,又一直睡不着觉,还会喊头痛,出现多方面抱怨的时候,就表示他不舒服,需要积极退烧,让他服用退烧药。如果明明吃了退烧药,小朋友发烧的状况还是没有改善,可能是水分摄取不够,所以退烧要多喝水,原则上建议每1公斤体重,每天至少要喝100~120毫升以上的水,所以10公斤的小朋友,就要喝1000~1200毫升的水,才能帮助退烧。水分的来源可以是白开水,也可以是一些饮料。不过适当补充电解质是有必要的,而含糖量高的水分其实并不恰当。
Q5:小朋友发烧除了吃药之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帮助退烧呢?
当小朋友生病时就会产生发烧的症状,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烧,而发烧也会反反复覆出现,所以建议家长要学习几种方便退烧的处理方法:体温在38℃~38.4℃时,应该让他少穿一两件衣服,棉被改盖薄一点,然后打开窗户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帮助散热。体温在38.5℃~39℃时,可以吃退烧药。体温超过39℃以上时,则是按照医师指示使用肛门塞剂来退烧,还可以让小朋友泡温水澡,藉此帮助身体散热。在泡温水之前,爸妈可以先用手肘试试水的温度,感觉不烫不热、温温的,就可以让小朋友泡20~30分钟。
处理宝宝发烧常见4大错误:1.用厚棉被裹住或盖住宝宝的身体,想逼出汗水来退烧。
2.用自己的手或额头去判断宝宝的体温。
3.用酒精或冰水擦拭宝宝身体,这样会造成体温快速下降,对宝宝身体反而不好。
4.让3个月以下宝宝睡冰枕,这也会导致体温下降过快,还有可能冻伤皮肤。
发烧的居家护理:
就诊之后若宝宝依旧因发烧而感到不适,或者是无法立刻就医时,家长可马上采取以下的简易护理方法,先帮助宝宝散热。请注意,这些方法只是辅助性的居家护理方法,一旦情况紧急,赶紧就医仍然是最重要的。
穿着宽松衣物——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尽量让宝宝穿着棉质宽松的衣物,如果是躺着休息,只需盖薄被即可,若有出汗现象,要记得随时更换干爽衣物。
睡冰枕——让宝宝(3个月以下的幼儿不宜使用冰枕,但可使用水枕)睡在冰枕上,这样能够感觉舒服一些,但要注意冰枕不要过于冰冷,比如可在冰枕外面裹一条毛巾,而且睡冰枕的时间不宜过长。
大量补充水分——补充足够的水分可减缓发烧症状,所以要记得给宝宝多喝水,如果宝宝不肯好好喝水的话,也可以喝果汁、牛奶、电解质液等饮料。
温水擦浴——将澡盆内的水温调至29~32℃左右(比一般的洗澡水稍微凉一些),然后让宝宝浸泡在水中,家长再将温水泼在宝宝身上,一共浸泡10~15分钟即可。
保持安静,多多休息——发烧时要让宝宝多休息,以增加体力来对抗疾病,并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让其他抵抗力弱的宝宝再受到疾病的感染。发烧时要让身体散热,所以不能用厚重的棉被或者大衣将宝宝包裹起来,这样不但没办法有效排汗,反而可能使体温变得更高。若是在发烧过程中出现感觉寒冷的情况,可暂时增加一件衣服,等寒冷感觉消退后,再将增加的衣服脱去。
对待发热的宝宝,父母应如何做呢?以下几点供你参考。
1.平时多学习,了解一些医学知识及护理常识,才不至于在宝宝生病发热时慌乱无措,要知道,宝宝发热是由于病原菌引起的(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当这些病原菌侵入机体后,机体的防御系统为保护机体,可作出各种保护机体的反应来抵御病原菌,发热就是其中的一种抵御反应。发热并不是一个坏现象,说明机体正在与病原菌作斗争。一般来说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38.5℃以上应采用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宝宝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在宝宝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6个月以下的宝宝尽量使用物理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在有效降温的基础上同时使用镇静剂(在医生指导下用)。
2.多饮水,给宝宝喂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Q6:发烧已连续两天没有改善,这种情形是不是该立刻就医?
若爸妈发现小朋友已经连续发烧两三天了,还没办法改善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
如果发烧超过五天,一定要赶快带去医院就诊。
发烧的时候,发现小朋友出现眼睛往上吊、抽筋的现象,也要立刻送医。
如果已经退烧了,小朋友的活动力还是很差,或是发烧时,明明应该身体懒洋洋的、很想睡,结果却不停地哭闹,这也是异常的状况。
另外,像发烧时,出现胃口变得非常差,之后伴随剧烈的呕吐,然后甚至呼吸很困难,若有这些情况都需要赶快送医。
Q7:老人家常说小朋友发烧会烧坏脑袋,真的吗?
这是老一辈错误观察后的结论。确实有很多小朋友退烧之后,产生一些肢体的障碍,不过这是因为脑炎或脑膜炎所导致的结果。一般人只看到发烧,没看到问题,脑炎、脑膜炎治疗好之后,多多少少会有后遗症,就以为发烧会烧坏脑袋。其实大脑细胞的基本组织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通常要在43℃以上才有可能受到破坏,一般的发烧很少会超过这个温度,所以不用担心会烧坏大脑。
Q8:发汗可以降低体温,所以盖厚棉被能让小朋友退烧吗?
坊间传说“发烧要赶快用棉被把汗逼出来,可能就会退烧了”,这是错误的观念。发汗是让体温下降的机制,很多人观察到出汗之后就会退烧,因此误认为只要让人流汗,就可以改善发烧的状况,这是错误又很危险的结论。因为依靠棉被或厚衣服层层包裹来让小朋友流汗,可能效果还没达到,体热却无法扩散出去,使得小朋友的体温不断增加,反而造成中暑。
所以发烧的时候,衣服不要包得太紧,衣服的材质最好是棉质吸汗且宽松舒适的,而且发烧的小朋友很会流汗,应该勤换内衣。
Q9:发烧可以用酒精擦拭皮肤来降低体温吗?
在小朋友皮肤上擦拭酒精来降低体温,表面上让皮下血管收缩,摸起来好像退烧了,事实上不但无法达到退烧的目的,还会造成体内温度的增加及酒精中毒的危险。更可怕的是,一般药用酒精的浓度高达95%,万一擦酒精时,有人在旁边抽烟或点火,还可能使小朋友变成被火焚身的小孩。
Q10:小朋友发烧时,是否家里的门窗要紧闭、不能吹风?
一般人会以为,发烧的时候,小朋友不小心再度吹风、受凉,会让病情变得更严重,所以把家里的门窗全部关起来。事实上,门窗关起来之后,不但不容易散热,室内会变得比较闷,温度会更高,反而无法退烧。
因此,一定要将窗户打开维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室内的温度降低,小朋友的体热比较能散出去,这样才能达到退烧的目的。
幼儿发烧时,即便是体温很高,但如果宝宝体力和精神都很不错的话,那就无须太过担心,比如说只是出现了一般的感冒症状(咳嗽、流鼻涕),那么通常情况下去一般的儿科门诊就医即可,若是幼儿出现高烧不退,同时还合并有意识不清、严重呕吐、活动力很差等症状时,那就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病症,请马上就医,必要时应挂急诊。
既然发烧不可忽视,那么首先就得确定宝宝是否发烧了,在此,李清瑜医师告诉我们,幼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当幼儿的耳温或者肛温超过38℃时,就应视为有发烧现象,不过,有时一些外在因素也可能引起幼儿体温的上升,比如刚洗完澡、刚喝完奶、周围环境太热等等,所以,在幼儿体温升高的时候,首先要排查一下,看是否是因为上述偶然因素导致的体温上升。
发烧本身不是病,它代表着身体对抗外来病原体侵袭所出现的正常反应,因此,一定要找出发烧的根本原因才行,并不需要对“发烧”本身过于担心,有些家长担心发烧会伤害到宝宝的大脑,事实上,除非是长时间高烧超过42℃或者是得了脑炎、脑膜炎,那样才会导致脑细胞受损,否则的话发烧只是一种“症状”而已,不会因此烧坏宝宝的小脑瓜的。
这是3岁以下的幼儿在夏天可能出现的发烧症状,一般认为是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佳所引起,如果就医检查后没有发现其他病因,那么只需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同时让宝宝穿着凉爽并多喝开水,体温就可能自动降下来。
腋温:将温度计放置于腋下,固定手臂,勿令其任意挥动,测量四~五分钟。
口温:儿童勿用此法以防温度计咬断。
肛温:新生儿时期较建议采用此法。
背温:将温度计置于背上并平躺测量4~5分钟。
有些家长习惯用手或额头去接触幼儿的额头,以此来感觉宝宝的体温,看来似乎简便易行,不过其准确性却得不到保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使用温度计或者耳温枪。相对来说,现在的家长更喜欢使用耳温枪来测量宝宝的体温,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当使用耳温枪测量宝宝体温的时候,要稍微将宝宝的耳朵拉直,并且要调整好耳温枪的角度,最好一次测量2次,取其平均值,当耳温枪有破损时要马上更换,以免测出的体温有误差。
鉴于幼儿发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现在很多家庭都备有常用的退烧药,不过用药可是有讲究的哦,针对特殊疾病引起的发烧,用药则必须得到专业医师的指导。此外,当3个月以下的幼儿出现发烧症状时,家长切勿自行使用退烧药,请立即就医检查,如果是3个月以上的幼儿出现紧急发烧而又无法马上就医,那么可暂时使用常用的退烧药。
在服用口服退烧药约1小时之后,发烧症状就会出现缓解,如果是肛门栓剂的退烧药,那么发烧症状在半小时后就可得到缓解,所以,不能因为没有马上看到退烧而在短时间内频繁地使用退烧药,否则有可能造成药效过重和退烧过度,不论是什么种类的退烧药,其间隔使用的时间至少要在6小时以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