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篮球体育先驱者腰杆姚明中国 |
分类: 篮球随笔 |
慈善赛期间姚明接受采访,表示“最坏不过是打不好就退役”。火箭总经理莫雷隔天就在twitter上发言介绍姚明的恢复状况,强调姚明一切顺利。莫总急的有理:老板准备好了一千多万奢侈税,新赛季就算成绩没有飞跃,好歹也要保证票房,再说新队员们还热切期盼着中国赞助商的合同呐!谁都知道,加盟火箭除了账面上的薪水之外,还能收获品牌代言和长草期中国游套餐——在我们眼中一堆堆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刀,在莫总看来,就成了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
莫总是老江湖了,在我看来他的言论颇有点安慰球迷的意思,其实他心里应该十分清楚:姚明也就是说说而已。四十磅体重都减下来了,怎么看也不像是自暴自弃的样子呀。然而莫总毕竟没有混过中国的江湖,所以他还是有可能没有搞清楚一点,那就是:姚明这话并不是说给美国人听的。于是他就惊了。
很久以来我们都不习惯说“不”,哪怕那本《中国可以说不》已经出版了很多年。事实是中国的老百姓依然很难说“不”。正所谓民不与官斗,这个道理在篮球界一体通行。当年第一个说“不”的先驱者,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当然在我看来,这位先驱者的结局还算是好的,和之前那些连“不”都不敢说的前辈相比,他总算并没有在国内篮坛浑浑噩噩走完篮球之路——前赴后继好多年,后来才有了敢于说“不”的姚明。和那位先驱者不同的是,姚明为了争取说“不”的权力,必须首先榨干自己,以至于当我们的政府官员看到这个一身伤病的大个子,自己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不管怎么说,知道不好意思,说明廉耻之心尚存,这就算不错,然而也不得不说,如果姚明自己的腰杆不是足够硬的话,再怎么让人不好意思,也是没有用的。
在公开表示“不行就退役”之前,姚明也经历过各种初级阶段。从“不行也坚持着”到“不行能休息吗”,再到“不行就动手术”,最后才是“不行就退役”。能者多劳,从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惜能者往往多劳而不多得。亲眼目睹过早期姚明透支体能代表国家队打球,对于姚明发出“退役”的声音,我们一点都不会比莫雷更惊讶。
“实在不行就退役”,其实这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选项,姚明刚动手术那会就存在这样的思想准备,麦蒂、弗朗西斯甚至乔丹当年受重伤那会儿,也都有相同的考虑——人有旦夕祸福嘛,谁能保证自己的身体呢?然而选择公开说出来,基本可以理解为负气之言。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咱们的篮球管理者依然在打姚明的主意。
逻辑上是这样:篮协选择邓华德,然后由邓华德牵引出姚明,最后姚邓刘联手称霸亚锦赛,确保伦敦奥运会参赛资格。在这一过程中,得益的是收获成绩的领导,受损的是疲惫的姚明,最受伤的是杀鸡取卵的中国篮球。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中国篮球的长期发展,姚明都没有理由再次出战国家队比赛。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不行就退役”的由来,何况与此同时,姚明也着实用其他措辞给中国篮球泼了泼冷水。所谓选材体制方面的畸形,所谓产业化道路上的倒退,所谓帮派山头名利官场,其实都隐藏在那些看似调侃的言论中。如果真的有兴趣,不妨顺便去读一读李元伟先生的自传——咱们这里总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好多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能说,总得等风头过去了才能说——所以今天李老师这样回忆过去,未来必然也有人会这样回忆现在。真到了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一切如此相似。只不过此时此刻,连姚明都不能把话说白,何况我这样的平头百姓呢?
所以姚明的“退役论”可以惊到莫雷,却丝毫惊不到我们。在久经沧桑的中国人民眼中,姚明不过是一个有了产业腰杆硬了的,敢于对抗领导了的,比较牛的群众而已,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