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国家男篮来宝山,忙碌于欧洲足球的我们也总算能抽出点时间,关注一下本职工作。尤纳斯的脸色还是一样的黑,主办方的工作也还是一样的不到位,于是我们的心情也还是一般般。说实在的,刨去高层所能够拉到的不菲收入,国家男篮的比赛完全没有转战南北的意义。何况伪球迷们主要关心姚明,少了他,看热闹起哄的就会少很多,而剩下的不多的真球迷——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是冲着姚明去的——却往往赶不起那个路,或者出不起那个钱。
前几天熬夜看了两个欧洲杯,比赛本身没给我留下什么印象,但是一位前辈评论员的一句话让我感慨:解说员,其实从前都是童心球迷。这话的含义有三层,首先说解说员从事的工作是服务球迷,所以他们不能够把自己当普通球迷看待;其次则是说,一个解说员在成为解说员的时候就已经丧失了童心,而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球迷;最后我悲伤的体会到:记者和解说员,在这个问题上没多少差别。
好些年以前,大约在东方男篮刚开始冲击总冠军的时候,我是一个挺有激情的篮球迷,看所有能看到的比赛,而且自己也参加学校里业余级别的比赛。至今想起宿舍区对面篮球场野人的评语,都让我有些沾沾自喜:留神那个戴眼镜的,他很准的。当时有一个宁波的女同学,是八一队的粉丝,后来上海队在宁波夺冠的时候,她在电话那头哭了。很遗憾,用电话泡MM不是我的强项,当时我正沉迷于星际争霸和暗黑破坏神,但是对于篮球的感觉,在那时比在现时要纯粹的多。换句话说,当时看比赛,不会象现在这样问自己那么多问题:这比赛有新闻价值吗?我是不是要去现场?我到底要不要放弃睡觉看比赛呢?
更多年以前,大约是传说中的中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刚刚开始的九五年,当时我们才刚刚学会吃肯德基,当时我们玩的游戏是仙剑奇侠传还有命令与政府,当时——我们会一家三口坐在电视机前看甲A联赛,看范志毅、祁宏和谢晖。和全世界人民一样,当时我们认为足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运动,现在我们的观念领先全球:本国足球算什么,国外足球才是主要的!很显然,大多数人宁可熬夜看欧洲杯,也不看国家队在自己家门口丢人现眼。只有那么一少部分铁杆球迷——我始终认为他们是最值得尊敬,却活得最不值的一群人——还在坚守着对于中国足球的期望。很可痛惜的是,这样的人现在越来越少了,然而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物竞天择嘛,人会为了适应环境而不断改变自己——如果一样东西总是不停的带来痛苦,而又不是不可或缺,那么放弃不过是早晚问题。
有球迷在中国输给伊拉克之后说:中国足球洗洗睡吧。立马有球迷跟进:别洗了,直接睡吧,别浪费水资源了。黑色幽默,透出的是深深的无奈与苦涩。我能想象这样的心境:曾经对中国足球热切期盼,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耗完了所有的力气。我也是此类失望者中的一群,虽然我对足球的热情很有限,但是也常怀念起我妈当年对上海队三剑客的评语:范志毅厉害,谢晖最帅气,祁宏还象小朋友一样的。刚才祁宏就坐在我对面的沙发上,聊着今晚作客欧洲杯演播室的话题。弹指间已是三十好几的人了,早过了上阵拼杀的年纪,然而看到他那一代的球员,我还是觉得很欣慰,一如看到奥拉朱旺、皮彭或者J博士,毕竟,那才是属于我们这辈人的岁月。
现在的状态早已大不相同:过去我随便看看欧洲杯和世界杯,现在我熬夜看欧洲杯但是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昏然睡去;过去我一场不拉的看篮球,现在我主要本着职业道德看篮球;过去我和家人一起守着电视看中国足球,现在我有事绝不看中国足球,没事一般也不看中国足球,除非刚好换错台。这是欧洲杯的喜剧,是中国足球的悲剧,是一个前篮球迷现篮球记者的哑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