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马刺把总比分扳成了二比二,又看到了晋级西部决赛的希望,于是便有了下文——
我再也不要去圣安东尼奥了!这是每个和我一起跑过总决赛的同行的共同心声。虽然马刺是我比较喜爱的球队之一,欣赏他们的战术素养,欣赏他们的低调沉稳,欣赏他们的团队合作,但是我还是要说:圣安东尼奥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实在是没意思透了!
两百多年前,圣安东尼奥本不属于美国,连德克萨斯也还没有被建立起来。这片土地当时是墨西哥人放养牛马的乐土。后来有一个叫萨姆·休斯敦的美国军人,发动了一场局部战争,从此取得了德州的主权。美墨两军会战于圣安东尼奥,说是会战,其实墨西哥军队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而少得可怜的美国人则据守在后来被电影导演彻底神话的阿拉莫。说是要塞,其实就是个砌了围墙的大院,面积最多只有北京大观园的四分之一,四围是马棚水井和防御工事,中间矗立着几栋房子。我特意去转悠了一下,某些角落至今还隐约散发着牲口棚的味道。
按照美国历史教科书的说法:一百多德州勇士在“神圣三杰”(德州首府奥斯丁的政府大院内矗立着他们的塑像)的率领下,死守阿拉莫十三天,最后全部阵亡。然而在我从当地“少数派”人士中听到的说话却是:当时德州已经被大量美国移民控制,墨西哥政府不得人心,所以在一段时间的围困后主动选择了撤退。这两种说话可能都不尽准确,但是关于同一件历史事件,有如此迥异的记载,用我国历史学家裴松之的话叫作“乖背如是”,也可算一件奇闻——可见修改历史教科书并非日本人的专利。
就是在这个小不点儿的阿拉莫遗址周围,矗立起了圣安东尼奥城。原来马刺的主场就叫作阿拉莫穹顶,现在已经不用了。在我看来那个球场反而比现在的SBC中心漂亮得多。从市中心开车去SBC,你会经过高速公路,黑人贫民区,还有坟地,总之气氛糟糕极了。坐在车里,老远就能看见一个骨灰盒似的建筑物隆起于地面,周围是一望无垠的停车场。深夜时候,所有的出口都会被铁链封锁,只留一个狭窄的临时通道供车辆出入,在这里打车你会发疯,租车是比较实际的想法。不管怎么说,SBC中心都是个让人心里发毛的地方。
虽然如此,小城市的民风还是非常纯朴的,而且也能碰到一些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打车碰到一个卡特尔司机,和我们大谈地缘政治,臭骂布什政府的“石油美元”政策;还有一次走在RIVERWALK,刚好一只喜鹊在我身边掉进水里。于是我扒着岸边的小树把它捞了起来,没想到还赢得了美国游客的一片掌声。上述都是些美好的记忆,不过RIVERWALK,所谓的河滨小道,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那不过是几条水质很差的小河沟罢了,最宽不超过十米,天可怜见,圣安东尼奥人居然能在这里开满购物中心、酒吧和饭店,而马刺队每次夺冠之后的大游行也是在这里举行,实在是有够老土。
说了那么多总算轮到了SBC中心本身。如果不把它当作一个球馆来看的话,那么这里绝对是我到过的最大的迷宫。每面墙,每道门,看起来都差不多,而且遍布三岔路口。客队休息室被一幅黑色帘子很隐蔽的挡了起来,我曾经在里面转了三圈没找着。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我曾经在这里报道过苗立杰的萨克拉门托君主队和圣安东尼奥银星队的比赛——女篮更衣室那才叫一个难找!光转圈不够,你还必须选择正确的岔路,真是令人崩溃的体验。
好在当NBA比赛的时候,现场工作人员会多很多,问路也相对方便些。不过在SBC中心报道了十几场比赛之后,问路对我来说也已经多余——可想而知,在那样一个没有情调的地方,连探索未知地图的乐趣都被剥夺了,还能有什么可乐的事情呢?
最后我想说:上述种种非常符合马刺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