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火箭大败给了马刺,应该说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毕竟他们的状态正在从超水平向正常水平回归,而且软肋所在也是显而易见的。有趣的是无论火箭是胜还是败,争论总难有丝毫停歇。争论的对象和正反双方的观点更是变幻无穷。正所谓:
远瞧忽忽悠悠,近瞧飘飘摇摇。
又象葫芦又象瓢,在水中一冲一冒。
众人打赌江边瞧,原来是:穆大叔洗澡!
如你所见,上文不过是个调节气氛的笑话,连引子都算不上。最近下载了郭德纲相声来听,打法无聊的堵车时光。时不时又琢磨些关于篮球的事情,例如今天的博客该怎么写,一来二去竟然有一些混淆起来。郭德纲这样的草根艺术家,素来是我钦佩的对象。光是能坚持在剧场里唱太平歌词,就已经很能讨到怀旧人士的好。何况我们本来又都是老百姓,郁闷了要找乐憋屈了想骂街,郭德纲很好的完成了帮我们找乐的任务——从“于谦的爸爸赵老爷子”到“远瞧大灯笼近瞧石富宽”,他埋汰了许多演员,用相声表演中最传统的“毁捧哏”引爆带有点发泄性质的笑声。于此同时他也得罪了许多人,尤其是那些庙堂之上的名门正派。
看火箭的比赛和听郭德纲的相声有近似之处。我们当中的一部分,期待火箭能够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一飞冲天,从天桥乐剧场一路杀奔春节晚会,然后很鄙夷的来上一句:玩儿去!我们当中的另一部分,又等着想看火箭这个万民宠儿的好戏,看他被传统意义上的权贵么扇得找不着北,然后再踩上一只脚并且说:火箭不过如此,没有了庞大市场的支持,火箭嘛也不是。
以上概括的魅力在于简单,自然就有以偏概全之嫌。作为一个普通球迷,我觉得我两样多少都占了点,但是前者较多。我想大多数人也是如此,区别只在于前后者之间的倾向性有所不同。然而无论是听相声还是看篮球,有一种心态我认为是断不可取的,那就是彻底的倾向于后者,总盼着别人倒霉。怀着这样的心态,无论看火箭还是看姚明,都很难得到真正的乐趣。这是因为NBA的复杂性远超剧场相声,想要不带负面性,根本不可能。正如郭德纲所说,电视相声不许打捧哏的——那么多杀人放火非礼乱伦的电视剧倒可以播出,偏偏相声演员打打闹闹就不行——很显然,这是柿子挑软的捏,要不然剧场相声演员的收入也不会老是上不去。这后面半句尤其引发我的强烈共鸣,因为总有个别朋友期待着在别人的字里行间找出些十恶不赦的大罪名来。天可怜见,要是体育记者写点博客就能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那么这群人的收入为什么总是在媒体同行中垫底呢?
插科打诨是我的爱好之一,笑话说多了难免犯忌讳,早已经习惯。不过看到在将近六年之后,还有人抱着看人出洋相的心态来关注火箭和姚明,我依然深感心寒。如多数人所见,姚明的表现是令人折服的,火箭的好坏,则当顺其自然。
石头尖子布的游戏,没有人不曾玩过,据说这个游戏在中国有个更古老的名字,叫作百姓洋人官——官大过百姓,百姓大过洋人,洋人又大过官。这不是我自己翻历史书得来的,是看王小波杂文自选集看到的,好在此公早已解禁,引用他的观点也不会触及底线。当然,这种逻辑正在逐渐被淡化,众生平等将是未来的主流。不过从姚明的成长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类似的痕迹:最早的时候他是一个平头百姓,归体育局和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管,后来他逐渐成了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名人,自由活动的时间就多了许多,和官儿们打交道,底气也渐渐十足起来。你可以说姚明背后有市场和洋人撑腰,但是在我看来,有中国人在国际上出人头地,并且展现出勤奋勇敢,忠于祖国的品质,这是很好的现象——至少比中国足协强抢山东队国脚,却拿留洋队员没辙要好很多——尽管如此,还是总有人喜欢不停的泼姚明的冷水,真是令人费解。
要从根本上理解这种心态,我看不妨把郭德纲作为姚明和火箭的参考对象——现代人的生活很辛苦,有时难免失去了自己给自己找乐的能力,而要借助他物:比如郭德纲的相声或者火箭队的比赛。然而当大多数人从中“找乐”的时候,却有少数人专拿他们来“解恨”,这或许就是某些乱象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