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17-18课时)2课时第五课 快乐的阳光
(2017-04-18 15:21:12)
标签:
变声期切分音旋律进行方式 |
第五课
六年级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的歌词富有想象,饶有诗意,旋律线条高低回旋,舒展流畅,连续的弱起拍和切分节奏,赋予歌曲以动力和活力。第一部分旋律以“sol”为中心,上下起伏,模具的旋律缓缓上行,把歌曲推向高潮。第二部分的旋律在全曲最高音“mi”开始,做连续的重复,使歌曲的热情热烈奔放,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的坚定。揭示了本歌曲“守住阳光”的含义。
歌曲《光辉的太阳》是一首埃及的民歌,弱起节奏贯穿全曲,旋律欢快活泼,具有鲜明的非洲韵味。演唱中加入了非洲当地的鼓等民间乐器,使歌曲更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呈现出欢乐歌舞的生动场景。
歌曲《榕树爷爷》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为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二段体结构,旋律抒情优美,歌曲借助了与榕树爷爷的对话,抒发了孩子们对榕树爷爷的深情与依恋。
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是一首颂扬同学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歌曲中出现了跨小节的切分节奏,音程大跳,使得音乐轻快跳跃、诙谐有趣。
学情分析
这一课以“快乐的阳光”为主题,歌曲从不同方面描写了即将毕业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从音乐课“正能量”的角度看,学生会比较喜欢,但由于歌曲《榕树爷爷》是二声部歌曲,而且,孩子们处于变声期,因此,在唱好歌曲上有难度。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的情绪,能说出歌曲旋律进行的方式。
2.感受埃及民哥《光辉的太阳》的情绪,并在聆听中回顾学过的外国民歌,感受与比较外国民歌的不同风格和情趣。
3.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表现歌曲的欢快、诙谐的情绪,并设计表演形式随音乐表演。
4.边划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5.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表现编创的旋律短句。
6.懂得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中的“正能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来表现创编的旋律短句,进一步提高学生创编旋律的能力。
教学方法:听唱法、领唱法、齐唱法、合作法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第四课歌曲。
二、聆听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情感内容。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高潮部分。
3.跟着音乐哼唱,分析歌曲旋律的进行方式。
4.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可采用领唱、小组唱和全班齐唱来演唱,加深对歌曲的体会。
三、变声期嗓音保护
结合人体喉部解剖图向学生简单介绍变声期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懂得基本生理常识,明白保护嗓音的重要性。
1.变声期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因为歌唱困难而产生自卑心理,也不要嘲笑音出于变声期而歌唱困难的同学。
2.要避免在各种场合大声喊唱、喊叫。
3.在生活中注意对嗓音的保护,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辛辣的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等等。
板书设计:旋律进行方式
第2课时
1.发声练习:练习时从“ba”音过度到“la”,注意唇口的肌肉不要紧张。
2.聆听歌曲,熟悉歌曲。
3.复听,说出歌曲的情绪和描写的情景,并说出唱唱歌曲中表现嬉戏快乐的心情的歌词。
4.学唱歌曲。
(1)请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弱拍的节奏。
(2)教师范唱旋律,请生模唱。注意歌曲中出现跨小节和连续切分的地方,要用边划拍边唱的方式辅助解决。
(3)跟着老师的琴生视唱旋律,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六度、七度、八度的大跳。
(4)完整地视唱旋律。
(5)填唱歌词。
5.歌曲处理:加上拍手或跺脚的动作,以活泼、诙谐、有趣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6.请学生分角色设计表演形式,随音乐表演。
7.小结。
背唱歌曲:背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板书设计:跨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