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牙齿要打“持久战”
(2011-07-19 09:10:11)
标签:
亓坤前牙区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牙齿口腔医院习惯 |
分类: 预防保健 |
牙不齐影响健康和容貌
嘴突长脸都和牙有关
该院正畸科亓坤医师说,现在家长对青少年口腔健康关注度已经明显提高,特别是牙齿排列问题,但就诊的多数家长仅仅认为矫正排列不齐的牙齿只是为了美观,不了解牙齿不齐还会妨碍孩子的面部发育,甚至影响成年后容貌。而生活中常见的嘴突,长脸,大下巴,双侧脸形不对称等等恰恰都与牙齿排列不齐有关。严重的还可以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导致发音异常,口齿不清,咀嚼功能异常等等。
亓坤说,牙齿排列不齐在医学上称为错颌畸形,它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或者环境因素,或者口腔不良习惯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颜面的畸形。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如牙齿不整齐,牙列间隙,牙齿前突或者内倾,虎牙,地包天等等都属于错颌畸形。另外,一些颌骨的问题,比如上颌或者下颌的前突后缩也都是错颌畸形的表现。因此,错颌畸形的患病率非常高。全国最近一次青少年口腔健康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错颌畸形率达48.8%,天津市情况与全国水平相当。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2008年对全市50个监测园所的17000余名儿童的年度体检结果显示,儿童乳牙错颌畸形率达到了9%。
亓坤说,错颌畸形的存在,首先影响的是身体健康,其次才是容貌。由于一些错位的牙齿不容易清洁而好发龋病及牙龈牙周炎症,同时因为牙齿的错位也会引起牙周损害。
乳牙刚换完矫正最佳
“地包天”需要早治疗
亓坤说,尽管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牙齿矫正,但普遍不了解矫正的最佳时机,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就诊时已错过了最佳矫正时机,增加了矫正困难,使治疗时间变得更长。一般来讲,多数单纯牙齿的错颌畸形矫正的最佳时间为12岁到14岁,即通常为乳牙刚换完的年龄。但是,如果有以下的几种情况,需要家长带孩子来及早矫正。
第一是反颌。即大家通常所说的“地包天”。反颌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一般乳牙在3至5岁进行,这一阶段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活动矫治器治疗;6至8岁一般为观察期;9至11岁为治疗反颌的第二个重要时期,因为这期间是青少年快速生长发育期,一些骨性的反颌需要在这一期矫治,错过此期可能会导致颜面畸形越来越严重,未来的治疗也更困难;12至14岁为第三个治疗时期,由于下颌的生长可以持续到18岁以后,因此此期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复查。
第二是颌骨畸形。一些骨性错颌比如上下颌的前突或后缩等畸形需要在9至11岁进行矫形治疗,以抑制或促进颌骨的生长,防止错颌畸形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是不良习惯引起的错颌畸形。由于吮指、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等不良习惯,可能会造成一些功能性的错颌畸形,需要尽早的矫治加以破除。
亓坤提醒家长,错颌畸形能否得到及时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因此建议家长孩子出生后每年应定期做口腔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小习惯能引起大麻烦
吮指咬唇导致牙难看
亓坤说,有些孩子的错颌畸形与遗传相关,但相当一部分孩子发生错颌畸形与长期不良习惯密切相关。
很多家长都知道,吮指是不良的习惯,需要纠正,但为什么需要纠正,知者甚少。一般认为,儿童在2至3岁前的吮指习惯可视为正常,4至6岁逐渐减少,但是在此之后若仍然存在并持续一定的强度的话,会造成明显的错颌畸形。比如吮吸拇指,指头位于上下牙齿之间,会阻止前牙的正常萌出;吮指时,舌肌力量减弱,口腔的平衡被打破,会造成上牙前突,牙弓狭窄的畸形。如果睡觉时指头都放在牙齿之间的话,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错颌畸形。因此吮指习惯一定要及早破除。
除了吮指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不良习惯需要纠正,例如吐舌习惯、口呼吸习惯、咬唇习惯、咬物习惯、偏侧咀嚼习惯、不良睡眠习惯等等。经常性的吐舌会造成前牙区无法咬合,如果舌体前伸,还会造成下颌前突畸形,舌舔牙习惯可以造成牙列间隙。有些儿童由于鼻炎会继发张口呼吸的习惯,很容易造成上颌前突,上唇短,开唇露齿,露龈微笑等畸形。咬下唇习惯会造成下颌后缩上牙前突,咬上唇习惯会造成反颌地包天。由于单侧有龋齿而造成的偏侧咀嚼习惯,可能会导致儿童双侧发育不对称,颜面偏斜。儿童睡眠时用手、肘枕在一侧的脸下可能会影响颌面的正常发育以及对称性。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儿童有这些不良的习惯,一定要耐心的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引导其逐渐破除。对于顽固性的较难破除的,可以去求助正畸医生采用一些简单的矫治器进行纠正。总之,及早纠正小习惯,避免日后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