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癌症之后第三大需要重点防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此,龋齿的预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和其它国家一样,重视龋病的防治工作。通过开展全国性龋病普查,基本掌握了我国人民的患龋情况,为我国龋病的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
龋齿的预防主要是采用氟化物。1931年以前,有人在美国西南部研究了饮水中含氟量与氟斑牙的关系。1946年,外国学者Dean研究发现饮水中含氟量达百万分之一左右时,龋病较少,从而提出了在饮水中加入氟化物预防龋病的建议。随后美国的一些地区开始在饮水中加入氟化物,从此在饮水中加入氟化物防龋措施的效果得到了承认。到了1964年,全世界实行饮水中加入氟化物的国家有41个之多。根据加拿大、美国等国的研究结果证明,饮水中含氟量达每升1毫克(常用1PPM表示)时,可使儿童患龋率下降60%,上前牙邻面龋减少95%,六龄齿损失减少75%。关于饮水中加入氟化物的剂量的问题,国外学者意见不一致。有的认为每升水含氟1毫克(1PPM)最好,有的认为每升0.8毫克足够了。我国在1976年规定饮水中含氟量最高允许浓度为每升1毫克(1PPM);适宜浓度为每升0.5—1.0毫克(0.5—1PPM)。还有人提出制定适宜水氟浓度的标准应考虑气温变化和氟斑釉症指数的不同。这说明水氟浓度很难制定适合各地区使用的统一标准。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研究适宜的水氟浓度。
天津市全域属于高氟区或适氟区,因此不适于采用饮水加氟的方法防龋。但是可以采用其它用氟的方法来预防龋病。如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防龋,这样做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对于少数龋易感者还可以采用氟化物漱口、氟化物局部涂擦、含氟涂料等方法进行防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