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长度单位的换算》有感
(2015-03-27 16:37:36)
标签:
教育反思 |
分类: 反思 |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听了Z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课《长度单位换算》。Z老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教学环节比较合理,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学习状态不佳,教学效果比较好。
一、注重算理
Z老师关注算理,出示5厘米=(
1厘米=10毫米,
5厘米=50毫米。
Z老师见状就引导学生:
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5厘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就是多少个10毫米?是多少毫米?
练习时多让学生说“为什么、怎么想的”,这样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有知识背后的理由。
二、全员参与
Z老师的课堂上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并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如同桌互相说一说,给每一个学生说的机会;练习先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再指名说结果和想法,而不是看屏幕逐个指名回答。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有可能掌握知识。这是Z老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学习的主人是学生的最好诠释。
三、复习全面
开始Z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说单位用字母怎么表示,字母表示什么单位,直尺上最小刻度是什么单位,然后是毫米、厘米之间的进率,最后让学生知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用毫米作单位,毫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Z老师与学生以谈话的形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与本节课关系紧密的知识进行了回顾,找准了新知识的生长点,唤醒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四、随时提炼
在课堂练习学生在200分米与200厘米比大小时,老师问200与200相等,就填等号吧。学生解释后,师生提炼得出:数字相同看单位,单位大的就大。
比较8分米和60毫米的大小时,Z老师在学生说理由后质疑:8比60要小得多,为什么填大于号呢?师生及时得出:比较大小时,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单位。
像这样,Z老师带领学生解决一个问题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把题目仅仅当成是一个例子,透过这道题让学生提炼出方法。
五、建议
(一)多想想学生的思路
学生的思路是类推,由1厘米=10毫米,直接推出2厘米=20毫米,5厘米=50毫米。
Z老师的思路是“进率+组成”,1厘米=10毫米,5厘米里面有5个1厘米,就是5个10毫米,是50毫米。尽管张老师引导了、介绍了,但学生大部分学生仍用类推的方法。
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学生更喜欢类推,想得直接,说得简单。老师的方法丝丝入扣,非常严密,但学生说起来拗口,想起来容易断档。这样看,还是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比较好,更接地气,这就是读懂学生。
后面练习时Z老师发现有一道:9分米与2米比大小,两个学生的思路不同:
生1:9分米=90厘米
生2:2米=20分米
Z老师及时总结:看来解决问题不止一种方法,你认为那种方法简便就用那种方法。
Z老师能安排学生民主选择方法,尽管生1的方法在数学老师眼中有些不简便,Z老师也没有马上进行方法优化。但在上面的处理中了少了这份民主与体贴。
(二)知识生长点找得再准些
在复习时,Z老师安排了这样的抢答题,老师口述:
2分米是多少厘米,50厘米是多少分米,5厘米是多少毫米,30毫米是多少厘米。
这正是这节课的新知识,并且新知识是5厘米多少毫米,还有直观的米尺图,学生还可以根据图直观的数出是多少毫米。这些知识的基础是这些长度单位之间进率,可以复习一下,让学生熟练掌握10进长度进率。老师要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不能把新知识当做课前复习题。
(三)练习题的坡度要合适
Z老师在基本练习后按照课本逐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出现了8分米与60毫米比大小,且Z老师引领学生把分米换算成毫米,这就牵涉到进率是100的换算,Z老师把此题分解成要想知道8分米等于多少毫米,就得先知道1分米等于多少毫米。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练习题的顺序安排上再用心些,老师提前把练习题做一做,把自己当成学生,做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提前进行练习设计。
建议在基本练习进行后安排1米=(
(四)毫米与1毫米
Z老师新课前问学生:测量比较短的用哪一个单位?学生说毫米。Z老师问毫米怎么样?学生说很短。
这里面牵涉到毫米和1毫米的区别,毫米是小学认识长度单位中最小的一个,毫米无长短,只有和数相结合成数量时才有长短,即1毫米是数量,其中1是数,毫米是量。这些认识,老师要很清楚,学生产生疑惑时可以向学生解释:毫米是长度单位,1毫米是指直尺上最小刻度1格的长度。
(五)新课结束后及时小结
Z老师在新课结束后问学生:这些学会了吗?学生齐答学会了后,进入练习环节。新课结束后要及时小结一下单位换算的方法,让学生回顾,像这些,我们先想什么,然后怎么办。帮助学生及时梳理、归纳、提炼后,才进行应用,学生认识会更清晰。
(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节课尽管Z老师要求学生要坐端正,声音要洪亮,但整节课学生疲沓,精神涣散,目光迷离,做小动作陆续发生。老师要反思:组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还要考虑组织教学的有效性,要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要用精当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要给予针对性强的点评,老师想要什么就表扬什么,要发自内心的恰当的赞美。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老师要在这方面下足功夫。
(七)练习要全面
进率是10的长度单位只有4个,它们之间的换算练习要全面,要都涉及到。而Z老师的练习题厘米只有分米、厘米和毫米,没有米与其他单位的进率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