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散文)

(2010-12-01 07:57:25)
标签:

成都

冬日那

暖阳

冬天里的一把火

逢雪宿芙蓉山

原创

文化

分类: 散文
【士仑】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散文)
    入冬了,四川平原上缓缓走来的寒潮,与我的故乡东北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几千里之外的那里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定是好一派北国风光;而蜀地的成都树木仍毫无倦意的绿着,成片的芙蓉花不吝啬的开着,还有一些叫不上名来的小花在一旁帮衬着,把一个寒潮滚滚的冬日烘托的像盎然的春天,尤其是春夏秋常常被薄雾笼罩的太阳,探出了久违的笑脸,我伫立在空旷的田野间,身后投下的是一条没有季节标识细长的影子,像记载岁月的时针,画出一条条一年年轮回的圆。此时,我不知该为远离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北方意境而懊恼,还是应当为身临满园的葱绿到处生机成都的胜景而庆幸,在无限的憧憬和寻寻觅觅中顿悟,南方北方本是有天壤之别的,只有那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是南北咸宜,亘古不变的。
    北方的冬日多半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的,延续着深秋的清爽与宁静,或大或小的初雪过后,日间一轮似乎有些倦意懒懒散散的太阳挂在天上,阳光在洁白的积雪的反射下,泛起清粼粼的光,屋外的能见度好极了,站在高处极目远望,仿佛能见到泰山的日出,东海的波涛,南北极的冰雪。于是你会想到高适的那首《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几分孤独凄凉之感,觉得希望那么遥远。孩提时期,多半是闲暇无事的,因为夏秋的游戏已经不可为了,而距冰封大地,河流湖泊冰冻还有些时日,像滑冰一样的冰上游戏还为时尚早,又不忍心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于是便有了三五成群的孩子,站在屋檐下,或是在房山头,大家挤靠在一起,享受那冬日的那缕暖阳。阳光像一双温柔的手,在身上游弋,所到之处痒痒的惬意极了,不时会有人讲上一段乏味的故事,老生常谈的段子听得人懒洋洋的,真想缩头藏脑的睡上一觉。直到不知是谁家大人的斥责声响起,所有人才散去,十分不舍地看看西斜的落日,不他情愿地回到屋子里,进入了长长的冬夜。多少年后想起此情此景,还真有几分感慨,就如同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只是当时年少,没有真正领略个中的玄妙,多少次回到故乡,想重温一下儿时的梦想,可惜的是再也找不到那种意境。
    后来又到了北方的好多地方,除冬日的气温这些地方比东北略高外,其它没有太大的区别,无论是黄河南或是黄河北。道是后来到了西北,又领略了另一番的冬季景象,这些地方一年四季给人的感官觉得变化不大,尤其是对人的眼睛的而言就更是如此,举目望去便是一片黄土,黄土一片,但却有无数的人们在这里生息,我不由得慨叹人类这自然界里的高级类别,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一次在甘肃境内的武山县施工,那里有许多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全是失陷性黄土堆积的少则几百米,多则上千米的山岗,层峦叠嶂无穷无尽。身居深山的人们一进九月便进入了冬季,人们早早地便“猫冬”,每日里许多身强力壮的爷们儿,如同我前面所说的孩子们一样,在屋檐下挤靠在一起,早早地享受那冬日的暖阳,每每享用碗中的“洋芋”饭,倒也活的潇洒自如,在这样在阳光的普照下,直到来年春暖花开。说到这里,想起了一段故事,那是我在宁夏银川亲眼所见。宁夏的北部有些地方非常贫穷,很多地方的人靠吃救济粮生活,政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银川黄河边上建了许多房子,将北部贫穷地区的人接过来,住在此地,每户分给几亩地,这样靠自己劳动完全可以衣食无忧。但过了不到一年,很多的房屋空空如也,绝大多数的人跑回了原籍,问是何故,即将上路回迁的人答道,这里吃得饱吃得好,穿得好穿得暖,但是干活太累,我还是回去吃救济粮,虽然少一点,但不用干活。我无语,于是黄河边多了很多空当当的三间瓦房,想必曾在这里住过的人,回到低矮的屋檐下,享受冬日那缕暖阳去了,这就是为什么前些年西北外出打工的人少的原因。当然,这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事情了,但愿现在那里的情况会好。
    成都平原的气候是极潮湿,其它三季还好说,冬季是很难过的,尤其是对习惯了暖气煤炉等取暖设备的北方人来说,这里的冬天,真是对人极大的考验,四川人是不取暖的,很多北方人形象地说,冬天,成都床上的被子可以拧出水来,这绝不是夸张。但可喜的是冬天的成都阳光明媚的日子比平时多些,于是那一缕冬日暖阳洒向万物时,真的别有一番情趣,这些是其它地方无法体会到的。成都人也喜欢冬日在外面晒太阳,但多是老人和学龄前的儿童,那些正当年该做事情的人,绝不会坐在太阳底下闲散无聊的在冥冥的等待度日,这里的人哪怕是玩也要玩出个名堂,或吃或住或穿或行,都要标新立异,都要“巴巴适适”,就像冬天里的那缕暖阳。天气寒冷时,成都的老人喜欢拢上一堆火,几个人围坐在火堆旁,说话、谈天,摆龙门阵,熊熊的火焰驱赶潮湿阴冷的空气,那火光,就像人们对生活的热望,执着而奔放。于是我想到了多年以前费翔的一首歌,《冬天里的一把火》所唱到的:
    你就像那一把火
    熊熊火焰温暖了我  
   你就像那一把火
   熊熊火光照亮了我
   我虽然欢喜
   却没对你说    
    我也知道你
   是真心喜欢我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熊熊火焰温暖了我的心窝
   每次当你悄悄走近我身边
   火光照亮了我
   你的大眼睛
   明亮又闪烁
   彷佛天上星
   (那)最亮的一颗
    我真的愿意做哪一把火,在阴霾暮霭遮挡了冬日的那缕暖阳时,给人们带来灼热升腾的希望,填补些许的遗憾。
    成都是盛产竹子的,只是很少有雪,所以在这里很难体会到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意境,于是在冬日里,又怀念北方的雪,期待在梦中,在暖融融的冬日那缕暖阳下,见到成都“满城尽飘鹅毛雪”。
    就这样,想着,盼着,期待着,直到有一天大街小巷再现了王安石《梅花》中的情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才恍然大悟,春天就要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