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老总辛青翔算得上是老资历了,据说经过文化革命的洗礼,虽说那时他还小,上个世纪的1966年他只有五岁,对当时的事情根本就不知道或是不记得了,但有一点他是真的知道并且记得。那就是无论大小会议都要喊口号,可能是对那精神饱满、慷慨陈词、义愤填膺和大义凌然印象深刻,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担任班干部时不时地带领大家呼几句口号,也造就了锻炼了他极好的打腹稿的能力。工作后虽说文字能力一般,但就凭这一过人之处,还真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不快五十岁的人了居然当上了一把手,那过人的本领可略见一斑。
辛总有个习惯,一般出席公司的各类会议讲话从不照本宣科,为了显得庄重,常常把讲稿的第一页和最后一页,一字不差地念一下,中间部分一律信马由缰自由发挥。秘书肖钦掌握了领导的规律,在给领导写稿时有特定的办法,倒也把领导侍候候得服服帖帖心花怒放。
辛总还有一习惯喜欢读诗,特别是爱在大庭广众的会议上诵上两句《唐诗》、《宋词》,既显得领导有学问,又能缓解一下过度紧张的情绪,虽其他领导略有微词,但没人当他面表达过,这习惯也就成了每次会议必不可少的作料,成了员工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比如有一天公司召开调度会,外面阴云密布马上一场大雨就要来临,辛总看着窗外吟道,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虽说开会是在早上,但多多少少还有些意境,在众人的啧啧赞扬声中会议开始。
今年初公司召开职代会,领导的工作报告可含糊不得,肖钦连着加班好几个晚上,几经整理润色总算满意,交与领导审查通过,肖秘书也算交了差。
那天会议开始,辛总在一片掌声中开始做工作报告,在开篇一段冠冕堂皇的话结束后,辛总经理读到,现在我代表公司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此时他来了精神,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兴致勃勃地吟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接下来便又是充分展示领导口才的时间,还好他知道会议重要,按着材料的标题发挥,与会代表手中又都有会议材料,有的低头看材料,有的抬头听他发挥,倒也显得会场上大家聚精会神井然有序,只是主席台上其他领导脸部有些扭曲。领导就是有水平,时间掌握的恰到好处,两个小时后,大概和读完材料的时间差不多,辛总又吟道,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大家知道讲话要结束了,台上领导的脸也恢复了正常。可就在这时偏偏出了差头,辛总手中的那份材料装订时,把最后一页错订成了第一页,他又慷慨陈词把开头的那一段念了一遍,自己并没有发现异常。这时会场起了些变化,台上的领导脸拉长了,台下有人开始交头接耳,有人干脆嘿嘿地小声笑起来。这时只听辛总读到,现在我代表公司做工作报告,请……他一下子发现了问题,领导就是领导,只见他合上手中的材料,站起身来器宇轩昂地说道,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上级领导的周围,认真贯彻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按着上级领导的工作部署,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团结一致不怕困难,万众一心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面向未来,知难而上永不服输,一定要使今年的工作,上水平,争时间,抢速度,高标准,严要求,学法律,讲文明,懂礼貌,用理论,懂科学,站得高,看得远,不怕苦,不怕累,誓死开创我公司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最后他有力挥了挥手臂,作出了一个前进的姿势,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
按着惯例晚上公司设宴宴请各位代表,辛总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主角,在敬第一杯酒时,他举起杯又吟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随后便提议大家干杯,他身先士卒首先干了,引来一片赞扬声,领导诗读的好,领导酒量好,领导知道的诗多,领导酒海量,领导有品位,领导诗好酒更好。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又是一首诗,辛总又是几杯酒下肚;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又是一首词,领导又是几杯酒见底。就这样同桌的其他领导劝,不忘送上一句,好诗,好酒,同僚们的酒要喝。其他桌的中层领导敬,同样恭维道,有水平,好酒量,下级的就不能不喝。就这样没有多长时间,辛总就有些超量了,在他吟完最后一首诗后,彻彻底底的喝醉了,他吟道,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仍……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宴会散了,大家都走了,只有肖钦在陪着领导,他执意要送老总回家,可领导执意不肯。没有办法只有在包间里休息了一会,待领导稍微醒了醒酒,才把老总扶进车里。
辛总自己驾着他的专车,有些摇摇晃晃的上了路,刚刚起步不久,前方十字路口红灯,他刹车晚了冲了过去,正碰上交警举手示意他停车,费了好大劲车终于停下来了,一下车他对正在敬礼的警察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交警先是一愣,随后马上明白眼前发生的一切,用手扶住还有些摇晃的他,幽默地说道:
扣你本子,扣你汽车,拘留所里,住住再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