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辉又输了,在斯诺克世锦赛十六进八的比赛输给了墨菲,喜欢丁俊辉和斯诺克这项运动的人都扼腕叹息。于是,又有人站出来历数丁俊辉在本场比赛中多次精彩表现,并入情入理的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丁俊辉“虽败犹荣”。我诧异,败了怎么还荣呢?
虽败犹荣大概是说在比赛中落败的一方表现得尚可,或是二者力量技术对比较为悬殊,败在情理之中,故而虽然败了,但没丢失面子,没伤及筋骨,所以输的心安理得,输的心情舒畅是也。
这一观点笔者实不敢苟同,竞技体育比赛是残酷的,虽不是胜王败寇,但也决非儿戏,胜败于嬉笑怒骂间,一觉醒来天真幼稚依然。体育比赛强胜弱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强集优秀体魄、良好心理、过硬技术于一身,胜乃可喜可贺,众所追求也;弱含身体孱弱、心态失衡、技术粗糙于其中,败应痛定思过,何谈犹荣也。正如俗话所说,赛场如战场,虽败犹荣者存在否?楚汉相争,楚霸王项羽见大势已去自刎乌江,成就了汉王朝的千古神话,如若坚信虽败犹荣的信条,恐无霸王的铁血的男人肝胆和一代枭雄的荡气回肠,抑或这段历史会被改写。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犹荣吗?叱咤风云的法兰西帝王,用失败书写着自己悲壮的人生,所以是绝对荣不起来的。同是体育比赛,中国女足曾两次距巅峰一步之遥,但在惨烈的对抗后铩羽而归,此后多少铿锵玫瑰虽败犹荣的报道见诸报端,但中国女足、中国足球正的享受了这份光荣了吗?恰恰相反,这成为女足、中国足球永远的痛,当女足离王冠愈来愈远时,这痛变得刻骨铭心撕心裂肺,宛如剜肉切肤。所以虽败犹荣之说只是一种体面,只是一种敷衍,只是一种中国人虚荣心的真实写照,更是一种不责任的阿谀奉承。
虽败犹荣的理论给体育界和国人带来的是什么哪?
某些信奉虽败犹荣的诸君们,置科学的运动规律于不顾,凭空想象主观臆断胡乱指挥,把本不该输的比赛输了;有的不科学系统地训练,做和尚撞钟式地参赛,把不可能赢的比赛输了,皆为虽败犹荣。近一两年间,由于管理部门用人不当致使许多优秀项目失去了竞争能力,或丢掉了以往的优势,此决不可用一句虽败犹荣搪塞了事。虽败犹荣理论给国人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缺乏责任感,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奋斗精神,导致的是工作敷衍、效率的低下,金钱至上和不学无术。呜呼,哀哉----虽败犹荣。
体育竞赛和社会其它行业竞争是一个道理,比的是科技含量,赛的是技能技术,竞的是心理素质,拼得是信念精神,追求的是常胜不败,只有具有杀身成仁和死而后已的决心,才能笑面激烈的竞争,坦然人生的赛场。
败了就是败了,让我们卧薪尝胆从头再来,胜利离我们还会远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