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站在窗前极目远眺春天的绿,我醉了。
那绿,是刚刚降生的婴儿的啼哭,是久病初愈者的微笑,是喧嚣城市中的片片静谧,更是历史的长河中永恒的主题。
儿时,家住背山面水的城郊,清清的河水浇灌块块谷子、大豆、高粱与河边的稻田,和那河滩上天然的灌木、柳树,在适宜的季节里绿着,人们的心情就像汩汩流淌的河水,舒缓而惬意;山上那一望无际遮天蔽日的红松林,无声无息的在那里默默地绿着,人们的生活就如同松树下的小草,简朴而祥和。
不知什么时候起,河水慢慢的变得不再清澈,山上的树木为数越来越少,于是发大水了,冲走了绿绿的植被,眼前的绿在日益减少,我们的生活在富裕中变得不再祥和惬意,但在事无忌惮的追求中,忘却了生存的根本,一切的一切在继续。
不久我离开了家乡,游历了祖国许多大好河山,于是忘了家乡的那一抹绿。
直到有一天,我踏上通往青海格尔木的火车,一过西宁再也见不到绿色。说来也巧,那天在行进的列车上极度渴望的我真的发现一点绿色,走近才发现是一件当兵的草绿色的军装,不知什么时候掉在那里,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是那么扎眼。
一个月后,当我真正理解了戈壁、沙漠的含义,从格尔木返回时又见到了那绿色的军装,此时我真的希望他是一缕生命的绿色,哪怕是一撮小小灌木,但它不是,这就是无情的自然。
打那以后,我便对绿有了特殊的感情,无论到哪里都特别留意那绿色,哪怕是一点点一点点。
我们的生活中绿色越来越少,于是沙尘暴来了,它带给了人们无尽的烦恼,甚至是恐惧。
说到沙尘暴,我有两次很特殊的经历。
一次是我到新疆,从乌鲁木齐乘火车到库尔勒,途经吐鲁番正赶上沙尘暴,当时正是晚上。还记得有一次风沙吹翻了火车,那正是我说的那个区域,好在我乘坐的那列火车及时停车,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那情景至今难忘。那飞沙走石的巨大响声着实有些怕人,由于是晚上车窗外一片漆黑,但我想象一定是刮得暗无天日,一场沙雨石风,至今想起后怕。
另一次是我出国从北美五大淡水湖地区飞回国内,登机前该地区碧水蓝天绿树掩映,就在出发的前一天,我们还在清可见底的湖水边与大天鹅拍照、戏耍。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后,正准备降落首都机场,那天正赶上北京沙尘暴,飞机开始降落便一头扎到一望无边黄黄沙尘中,全飞机的人愕然。二十几分钟后飞机降落在尘土飞扬的首都机场,那份出国游玩的喜悦一扫而光。
每每回想起这些,我便会回忆起儿时家乡的山水,那如同生命的绿。
爱绿色吧,她是我们的父母。
珍惜绿色吧,她是生命的源泉。
让我们创造绿色吧,那时创造人类的未来。
清晨,我站在窗前极目远眺春天的绿,我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