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2010-11-17 11:55: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实录 |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镇玉丰小学
(一)教师出示红领巾:同学们,这是什么?(红领巾)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有三个角)
师:大家都注意到了角,那么角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
(二)从生活中发现角。
1、引导学生看书:角藏在书中的情境图中,快找一找吧。
3、师引导学生找一找周围哪里有角,摸一摸。举例, 其实在你身边就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你发现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也有角?
4、教师多媒体出示家俱图,看一看角在哪里。
(三)认识数学中的角
1、(媒体应用)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实物图。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找一找哪些图形中有角。媒体闪动角。
2、(媒体运用)出示一组角:
教师指着角:这些图形就是数学中的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看书自学,小组交流。
学生尝试归纳出角的组成。
生1:(用手指在面前比划)这就是角。
生2:有边、有顶点。
角
的 组 成
顶点
边 |
我的名字叫做角,
一个顶点边两条,
尖尖的头直直线,
一起牵手开心笑。
学生很喜欢这种形式,一边做动作一边和同桌互相说。
4、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认识了角,想不想亲手折一个角啊?
生异口同声:想。
师:那让我们动手折角吧。
学生折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角,通过感知并利用媒体,建立概念。
师:让学生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你有什么感觉?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出你的想法。
生:角的顶点是尖尖的;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
点评: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也不例外。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5、让我们来闯关: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第一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师:第3个为什么不是角?
生:因为它的一条边不直。
师:你答对了。
师:哪组同学愿意闯第二关?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
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师:生活中只要你处处留心,一定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6、小组合作,做一个活动角,学生玩活动角,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引导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师:它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生:边的长短。
生:边叉开的大小。
师课件演示:角的大小和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四)学生自己画角,说一说是怎样画的。教师发现个别学生只向一个方向画角,提示学生可以向不同方向画角。
学生交流角的画法。
讨论
后老师归纳:画角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画顶点,再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
教师课件演示画法,并板画,强调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学生再次画角,并知道角的开口方向可以不同。
学生画自己喜欢的角。
展示学生作品,表扬鼓励,纠正不正确的画法。
(五)拓展延伸:(多媒体出示)一个三角形、一个任意四边形,它们各有多少个角?
(六)总结收获:
生1:我认识了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生2:我会画角了。
生5:我知道生活中有数学,到处可以找到角。
【板书设计】
【教学评析】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整个教学过程,找角──指角──折角──做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
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操作,体现出了活动教学思想。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师把原来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3.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本节课教师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照本宣科,而是在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水平出发,对教材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创造,这样的创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贴近,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也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体现。
(哈尔滨市松北区教师进修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