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您自己做的够吗?

标签:
家庭教育高考清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学课程教育 |
案例:
孩子作业堆成山
据悉,小科是刘女士家中的独子。从小,小科就被爸妈教导要成为他们的骄傲、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了让儿子全方位发展,刘女士和其丈夫为儿子报了诸如奥赛班、英语班等辅导课程。每天小科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刘女士的丈夫就会辅导儿子做奥赛题,刘女士辅导半小时的英语学习,之后还要完成每天的日记。做完这些,每天11点左右小科才能睡觉。小科说,每天的作业太多,要堆成山了。
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
儿童心理科梅教授在了解了小科的情况以后表明:小科之所以会频繁梦游,是因为每天在做作业的时候大脑都处于紧张兴奋状态,而8岁的小孩的大脑兴奋抑制功能发育还没有完全成熟,再加上小科每天睡的太晚,所以容易出现梦游。梅教授建议刘女士不要给孩子太大学习压力,做作业要讲求效率,达到效果就好,不要因为过量的作业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亲子关系模型是董(进宇)教授总结出来的教育孩子的规律。它代表整个家庭教育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其实,以上案例代表的并不是个别行为,不少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甚至最终把孩子逼到绝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种心态是并不正常的,家长应该做到的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去和别人比较,孩子良好的品格、心态才是他今后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一位心理学专家的亲子关系模式图,对各位家长教育孩子会提供些借鉴
http://www.psychinese.com/UpLoadFiles/Study/2010-6/2010060911142064300.jpg 左边代表的是家长手中最重要的工具:¬
第一个工具是“无条件的爱”。作为父母,爱孩子是我们的天性,但是有意识地爱孩子,是培养孩子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被无条件地爱着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会大增!¬
第二个工具是“鼓励”。告诉你的孩子:“没问题!爸爸(妈妈)相信你!”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的勇气和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而鼓励是需要每天做的事情!¬
第三个工具是“表扬”。当孩子的一个行为做对了,我们及时的表扬才能使孩子的行为固定下来,才能使他下次接着再做,被认可了,他的自我价值会上升,自信会增强。¬
第四个工具是“确认”。一个行为是对还是错,孩子是不知道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里不带有任何表扬和批评,家长要客观地帮孩子分清是。¬
第五个工具是“理解”。家长要用“理解”这个工具走进孩子的心灵,不再批评、苛责。¬
第六个工具是“陪伴”。孩子出生后,他的成长处在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就会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需要家长的陪伴。否则,他会渐渐产生恐惧感、对人生的无助感,也就没有办法成长。¬
第七个工具是“批评”。这是应该非常小心慎用的工具。“批评”只有针对行为本身才可能起作用。使用这个工具的前提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关系稳定!因此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尽量不用批评。¬
右边代表的是家长要在孩子身上完成的任务:¬
第一个要镶进孩子生命里的软件是“自尊心”。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自尊心,他就不会在意别人怎样看他,他不懂如何去看别人的眼神,他也就不会寻求别人的尊重和认可,由此也就没有了上进心。¬
第二个软件是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家长来说,不能说是一辈子的任务,至少是孩子25岁以前的任务。¬
第三个精神软件是“责任心”。责任心没建立,一个孩子是断然不可能去积极进取的!孩子会变得被动,家长推一下他动一下。
¬
第四个精神软件是“主动进取精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习好。¬
第五个精神软件是“学习兴趣”。如果在孩子大脑的神经系统中,做一个学科的功课会产生条件反射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
第六个精神软件是“好习惯”。真正以学习为生的人不是靠意志力来学习的,这些人都是因为学习产生快乐才会没日没夜地做,后来就成了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