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主任教育叙事

(2010-05-25 15:29:45)
标签:

教育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工作多年来,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打交道,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情,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工作中,我十分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遇事沉着冷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事情,正确处理问题,这对维护班级纪律,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班集体舆论的进一步形成,教育犯有错误的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

去年,我接任了一年级语文教学以及班主任的工作。在与新生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许多孩子情感淡漠,做事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甚至私下里拉结小帮派。面对这样一种实际,我感到十分头痛,苦思良久也未能寻到良策。

一天课间,班里淘气的小男生满身泥水的跑进教室对我说:“老师,某某把我推到泥坑里了。”时值北方三月,天气还十分寒冷,没来得及多想,我赶紧让他给妈妈打电话,让家长给孩子送一套干净衣服来。没想到,孩子的母亲却说:“让某某的家长给你送吧,谁让他推你了呢!”此时,某某已经站在我的面前。听到这样的话语,孩子吓哭了,连连对我说:“老师,真的不是我,真的不是我。”我意识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一边抚慰某某,一边接过电话,希望--的母亲能来校一趟,可--的母亲坚持说自己在开车跑长途,回不来,也拒绝让孩子的父亲来校。为了孩子的健康,我只好从别处借来了衣服给孩子换上。

    之后,我分别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询问情况。--坚持说是自己和--玩的时候,某某推了他一下,他才摔倒的;--描述的经过与--相符。而某某却说,是--和--玩的时候,--对--做鬼脸,一直后退,自己不小心摔到泥坑里的,当时周围没有自己班级的同学,所以,没人能为自己作证。我耐心地问某某:“为什么他们两个都说是你推的呢?”某某满脸泪水,委屈地说:“因为他们跟我不好,害怕你说他,就和--商量好陷害我。”此话一出,我的心头不禁一颤:果真如此,这件事情的性质是多么恶劣呀!这件事情如果到此为止,老师不做出任何评价,相信谁也说不出什么。然而,教师的责任感却不允许我这样做,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事情弄明白,以此事为突破口,树立质朴的班风。

询问了全班同学后,果然没有找到目击证人,事情陷入了僵局。我决定找家长协助调查。某某的家长闻讯后,表示一定协助老师查清此事。

第二天早上,某某的父亲来到学校告诉我:昨晚他与孩子聊了很多学校里的事情,孩子表示不想再上学了,因为同学们闲他太直率,不愿意跟他玩,还诬陷他。看到孩子这样痛苦,父亲没有再追问下去,而是继续教给孩子为人处事的方法。某某的父亲临走时说:“老师,这件事情就拜托你了,我相信你!如果真的是他做的,我决不轻饶!”事情再次陷入了僵局。我又找来了三个孩子苦口婆心地劝说,仍然毫无结果。但凭着几个月来对孩子们的了解,我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判断。

几个孩子又分别被我叫到了跟前,我对他们说出了一样的话:老师相信你,即使你无意间说错了话,老师也会原谅你。但是现在,犯错的孩子始终不肯主动承认错误,老师感到十分痛心。这样吧,我们把这件事情交给警察叔叔解决好吗?“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路加和李 明听到老师这样说,立刻变了脸色,小声地问我:“老师,不找警察叔叔行吗?”“行啊,只要犯错的孩子能主动认错。”两个孩子再次默默无语,转身离去。秦恒听了我的话,大声地说:“老师,真的吗?太好了,警察叔叔一定会弄明白的。然而,我还在焦急地、默默地等待。一会儿,路加和李明来到了我的面前,说出了事情的经过,果然与秦恒说的一模一样!在此期间,我向学校的老师发出了“协查通报”,老师们高度负责,十分配合我的工作,终于找到了“目击证人”,证明了秦恒是清白的。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了。然而,我仍然感到十分为难:事情发生的这两天,班级同学议论纷纷,舆论给某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如果不让某某和某某当众道歉,对某某不公平;如果当众道歉,又怕他们成为“过街老鼠”。思量许久,我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

    当晚,我责令各写一份检查,写清事件的经过及自己所犯的错,写完后,请家长阅览、签字。第二天早上,他们的家长急切地来到学校,表示自己很痛心,没想到孩子小小年纪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并希望孩子能向某某当众道歉。看着两个孩子拼音与汉字交杂的、语言稚嫩的检讨书,我心中升起了一股柔情: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当天,我临时加了一节班会课,班会课的题目是: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班会课上,两个孩子分别向某某和老师道歉,中肯地承认了错误,并表示永不再犯。我及时肯定了两个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并让同学们细数两个孩子身上的优点,把他们两个又重新拉回了集体的怀抱。从此以后,班级树立了质朴的班风,孩子们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一片和谐景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保护儿童。”试想当初,我如果偏听偏信,冤枉了某某,会对孩子身心的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啊!如果得逞,老师和家长没能抓住教育时机,他们今后又会做些什么呢?如果我横眉冷对,声色具厉的训斥他们,逼迫他们说出真相,这样的“真相”可信度又有多少呢?在当众道歉后,我如果不及时赞扬他们,让其他同学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岂不是伤害了两个孩子,关上了他们希望的大门吗?一个班集体里常常会有一些小插曲,正确处理这些偶发事件,不论对维护班级纪律,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班集体舆论的进一步形成,还是对教育犯有错误的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关心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均衡地享受阳光的温暖。“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愿我们所有的班主任都能携手共进,开拓思想,用我们良好的素质用我们的爱心来美化我们的校园。(时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