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网络艺术馆17   张僧繇画龙点睛

(2011-03-08 16:16:39)
标签:

张僧繇

六朝

杂谈

分类: 网络艺术馆

17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三节      六朝绘画   张僧繇画龙点睛


 http://s12/middle/65ce256at9df482dac21b&690  张僧繇画龙点睛"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7   张僧繇画龙点睛" />

现代 黄永玉  画龙点睛



六朝绘画我们已经介绍过两位,顾恺之和陆探微。当时还有位和顾、陆一起并称“六朝三杰”的画家,这人就是张僧繇。

张僧繇是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名画家。吴中(江苏苏州)人,相传他很擅长画人物故事画和宗教画,并且山水花鸟也很精通,还会塑像,和很多古代大师一样,是位全面的通才。张僧繇在梁武帝时期相当于官方画家,担当过吴兴太守之类的官职,因为梁武帝喜欢佛教,常命张僧繇为佛寺绘壁画,张僧繇所绘的佛像很有自己的特点,被称作“张家样”。

 http://s10/middle/65ce256at9df444a6cd79&690  张僧繇画龙点睛"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7   张僧繇画龙点睛" />

 http://s9/middle/65ce256at9df444b60208&690  张僧繇画龙点睛"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7   张僧繇画龙点睛" />

传世张僧繇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关于张僧繇还有个著名的故事就是“画龙点睛”。最早记载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睛则飞去。”人以为妄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未点睛者皆在。这就是成语“画龙点睛”的由来。

 http://s6/middle/65ce256at9df444f31bc5&690  张僧繇画龙点睛"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7   张僧繇画龙点睛" />

传世张僧繇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实际上当时的情况是画家为寺庙绘壁画会在结束前保留一些关键部位不画,等待布施,寺庙接受到香客的布施后,画家才会把最后一部分完成。张彦远也许是知道实际情况的,但是用“画龙点睛”这样的故事也许是更能表现出画家作品的神妙来,但同时也削弱了真实性和说服力,类似的神奇故事在中外的美术史上有很多,传的神乎其神,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另外的原因。

张僧繇是个非常勤奋的画家,《续画品录》里记载他一生苦学、手不释笔……。


http://s14/middle/65ce256at9df4456d329d&690  张僧繇画龙点睛"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7   张僧繇画龙点睛" />


http://s13/middle/65ce256at9df4458ba54c&690  张僧繇画龙点睛"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7   张僧繇画龙点睛" />

传世张僧繇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张僧繇绘画风格受到来自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创了“没骨画法”。以朱色和青绿色绘画,画面有凹凸感,这些描述,很像同时期的敦煌壁画的风格,用色也相差不大,不过目前留下来张僧繇的作品里好像没有见到这种风格。“没骨”就是不勾线,直接用颜色来画。

 http://s11/middle/65ce256at9df4458b9dda&690  张僧繇画龙点睛"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7   张僧繇画龙点睛" />

传世张僧繇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张僧繇的作品《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根据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的判断是唐代的摹品。如果说张僧繇的风格是“没骨”并且使用朱色和青绿施色,那么确实和这幅相差比较大,张的风格根据描述属于重彩的感觉,这种风格可以参照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作品。朱色、青、绿始终是壁画的主要用色,或许在那些民间画工绘制的壁画中倒很有可能保留着过去绘画大师面貌!

另外张僧繇画面的凹凸感可能是和他善于做泥塑有很大关系,而且这种凹凸感也许是结构式的,这也是六朝时期艺术受到外来艺术影响的佐证。

 http://s7/middle/65ce256at9df44736eb56&690  张僧繇画龙点睛"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7   张僧繇画龙点睛" />

南北朝时期敦煌壁画  使用的没骨凹凸画法


六朝时期文学家们开始对山水风景产生了兴趣,当时像谢灵运那样的文人,脚上穿着木屐,游山玩水被人戏称“山贼”。画家受到这种影响也开始把目光转向山水,在这之前山水画始终不是画家表现的主要题材,即使画面上有山水,也是像顾恺之《洛神赋图卷》里的一样,是人物的衬景。据传张僧繇也画过一些单独的山水作品。

 

 王剑。

黑山2011.3.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