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2011-02-24 22:44:19)
标签:

顾恺之

中国

北京故宫博物院

东晋

洛神赋图

杂谈

分类: 网络艺术馆
15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http://s4/middle/65ce256at9d0845ad44a3&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局部)
 

第一节 六朝绘画 顾恺之



    魏晋南北朝前后共369年,通常从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公元589年隋灭南朝的陈结束。这三百多年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活跃的时期,也有的说是动乱,朝代更迭的很快,不停的战争,死亡。传入中国的佛教在这个时期进入鼎盛期,不同民族之间互相融合,北方的游牧部落在中国北部取得政权以后进行了大规模汉化的改革,使民族间的融合更加快了速度。文学艺术上在汉末出现了“建安文学集团”。建安文学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时期,被后人称作“建安风骨”,同时对后来绘画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http://s13/middle/65ce256at9d0853046e8c&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局部)


    我们今天看到的六朝绘画的第一幅重要作品《洛神赋》就和“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解释一下六朝,六朝主要是指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各六个朝代。南朝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北朝的:(三国)魏、西晋、北魏、北齐、北周、隋。但有时候也是泛称这个时期。

    关于南北这个概念我们以前在看岩画的时候就介绍过,中国历史中南北往往不简单是一个方位的概念。但是历史的确在客观上造成了区域的差别,比如这个时期的美术,南朝主要是绘画,而北朝主要是雕刻。北朝因为战争的原因留下来的绘画极少,但是石窟雕凿的艺术却幸免于难,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北朝的东西大部分是雕刻。

    六朝时期绘画的特点:山水和其他题材的绘画还没有成熟,绘画还主要以人物画为主,常常在画面上看到的山水或者树木比人物的比例要小。而顾恺之差不多算是第一位人物画的大师了。虽然汉代的毛延寿,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诸葛瞻、杨修都是善画的,但是他们的作品都没有能够留下来,我们也没办法知道他们作品的面貌。
  


http://s12/middle/65ce256at9d085adb054b&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http://s15/middle/65ce256at9d085a8b5fce&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是东晋时代的人,唐代以后被尊为画家之祖。但是在唐代之前评价并不高。南齐的谢赫写过一本书《古画品录》把绘画分为六品,第一品是:陆探微和曹不兴等人,而顾恺之被列为第三品。谢赫说顾恺之“声过其实”,意思是他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从另一个角度理解,顾恺之在当时就已经是名家了。到了唐代末期的张彦远却不这么认为,张彦远以鉴别绘画而出名,著有《历代名画记》。在这本书中,张彦远详细的记述了顾恺之的事迹,并认为顾恺之是和陆探微等人一样的第一品画家。后世对顾恺之极高的评价应该是受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影响。


http://s4/middle/65ce256at9d085ab8aef3&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http://s13/middle/65ce256at9d0867355fbc&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http://s15/middle/65ce256at9d0867720a1e&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http://s15/middle/65ce256at9d0859597e0e&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据说是个诙谐的人,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这些对画家符号式的评价非常利于人们传播。绘画上深邃的内涵很难使一般人理解,但是八卦故事总是最容易让人记住,一般人对于梵高割掉耳朵这件事情的兴趣一定超过对作品本身的了解。这多少是有一点无可奈何吧。

http://s13/middle/65ce256at9d0873f304ec&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局部)

http://s7/middle/65ce256at9d0878c40b76&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局部)


    我们接着说顾恺之。《洛神赋》虽然是顾恺之的作品,但目前能见到的却都不是原作。宿白先生说《洛神赋》大概是宋代的临摹品,而顾恺之另外一幅《女史箴图》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则认为至少是唐代的摹本。我们只需知道目前看到的这些被称为顾恺之的作品大体上保留了顾恺之绘画的面貌,至于原作的神妙究竟如何还需要调动起想象力。

http://s4/middle/65ce256at9d087cb20433&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女史箴图(局部)

http://s15/middle/65ce256at9d0880a1c8be&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的《洛神赋》是根据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绘制的。《洛神赋》原名《感鄄赋》,公元222年,曹植从邺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这篇赋。 在文章里,曹植说自己在途经洛水时遇到了伏羲之女洛神,并且对这位佳人极尽描摹,表现出强烈的倾慕之情。

http://s6/middle/65ce256at9d0882c2ce95&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局部)

http://s7/middle/65ce256at9d0885937346&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http://s4/middle/65ce256at9d0885a374b3&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http://s2/middle/65ce256at9d0885aa3701&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http://s5/middle/65ce256at9d0885b12b14&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http://s5/middle/65ce256at9d0885f03e74&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http://s7/middle/65ce256at9d088604e286&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洛神赋图(局部)
 
http://s3/middle/65ce256at9d0889f794f2&690 六朝绘画 顾恺之" TITLE="儿童网络艺术馆15  六朝绘画 顾恺之" />
 (东晋) 顾恺之(传)列女图卷(局部)25.8x471.8cm绢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目前所知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共6件,除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为册页外,其余5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3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1卷及辽宁省博物馆1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27.1厘米 横572.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纵27厘米横 635.3厘米。构图、内容与造型基本一致,均为宋人摹本,唯技法工拙不一。




主要参考:
宿白 著 张彦远和《历代名画记》文物出版社
[日] 内藤湖南 著 《中国绘画史》中华书局出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