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网络艺术馆7--先秦绘画、8先秦文字

(2011-01-06 11:41:57)
标签:

天国

先秦绘画

艺术馆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教育

分类: 网络艺术馆

第二章先秦美术3

 

先秦绘画

http://s10/middle/67a112fft9813e75f4ab9&690

 

《人物御龙帛画》战国 纵37.5厘米 横28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jpg

 

http://s13/middle/67a112fft9813e78d0dac&690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 纵约28厘米 横约2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jpg

 

 

    今天我们终于看到两幅很像画的作品了,《人物御龙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都是出土于湖南的战国时期绘画作品。

 

    它们是作为丧葬用品的招魂幡来使用的,主要的作用是招魂,引领灵魂升天。这里涉及到一些葬礼仪式,在农村有时还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丧葬习俗。

    我们现在能看到早期的帛绘画作品已经非常稀少了,除非以后还会有新发现。所以这两幅就显得尤其珍贵。

 

    帛是一种丝织品,我们知道早在商代就已经有丝的织物,直到现代,一些画家依然还在使用绢这样的丝织品作为绘画材料。那么通过这两幅帛画,我们看到在战国时期,帛画的水平已经相当的不错,线条流畅、人物比例准确、造型生动。

 

    两幅画面的主要人物,人们推断是墓主人,他们都呈侧面,姿势也有些相仿。大概和古代埃及人的想法差不多,侧面总是更容易把一个人的特点表现出来,我们没有机会看到更多的同时期的作品,是不是这个时期的人物画都是侧面?这个我们还不清楚。

    帛画的颜色有点深棕色,这实际上是因为时间太久自然变色的原因,当初它们都可能是白色的。我们可以在画材店里看到一些颜色和这些比较相近的绢,是经过了上色做旧以后的。

    帛在当时是比较贵重的材料,不是一般人能使用的,从这方面判断,墓主人可能是类似大夫那样的阶层。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样一个场景: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走在最前面的人,举着《人物御龙帛画》和《人物龙凤帛画》这样的招魂幡,亲属们带着孝一边哭,一边嘴里唱着招魂辞“什么什么兮”之类的,别笑,现在可严肃了,人们不仅仅是把家庭里去世的这位重要人物埋葬到地里,实际上在当时人的观念中,墓主人也只是暂住在地下一段时间,然后他们就会被画面上的龙凤引着灵魂升到天国去,虽然天国是个很不错的地方,但是亲近的家人从此不能相见也是很伤心的……到达墓地,在棺材被落下去的时候,招魂幡就覆盖在棺材的上面,等待墓主人的复活……

 

    我们还可以在画面上看到有鱼和其他一些东西,这些可不是像我们小朋友画画的时候,我喜欢鱼,那就画条鱼吧,它们都是有特别用处的,有一些美术考古专家,就专门研究这些东西的作用和含义。

    这以后我们能看到的绘画作品就会多起来,但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这些虽然看起来像一幅画,实际上它们都是有自己特定的作用,而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挂在墙上装饰的绘画作品。绘画的功能性一直伴随着绘画作品发展,所以我们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也要关注一下它是做什么用的。

 

   丝织品的绘画材料不像纸那样容易使用,因为它的经纬线很容易变形,如果处理不好丝织品的表面,那么后果是画上的内容也会跟着变形,那可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人们想了很多的办法。这两幅画当初是怎么画的,是不是也像现代人一样,这个不好下定论,但是我们通过现代画家的一些对丝织品绘画材料的做法,可以推想。对只是推想。

 

下面介绍一下绷绢的过程,里面调胶的步骤用到现代的仪器,在古代,画匠们都是凭经验。这些就是作为一个了解就可以了。

http://s1/middle/67a112fft9813ff1bbf70&690

1正确的依照纤维的水平和垂直丝来剪下略大于画面的绢以便沾贴在木框上。
http://s12/middle/67a112fft9813ff95e2fb&690

2剪断绢固定在纺织机上的边缘处因边缘线重梭以及回织问题收缩特别强。
http://s10/middle/67a112fft9814001f3629&690

3准备木框与要殿底稿用的版子版子要略小于木框内缘以免绢收缩拉紧木框。
http://s11/middle/67a112fft9814002e869a&690

4框上重复涂酱糊 最好先事先涂上2次( 称为舍糊,让木头表面不再吸收酱糊)要绷前再涂一次。
http://s4/middle/67a112fft9814004cf313&690

5将绢卷成桶状 慢慢在木框上展开。
http://s12/middle/67a112fft9814009939cb&690

6用手掌慢慢像四边拉紧(不要用手指拉)。
http://s3/middle/67a112fft981400b7d482&690

7 胶请隔水加热 不得超过65度。
http://s13/middle/67a112fft981400d6589c&690

8 准确的测量微量的矾 这部分也需靠经验 毕竟明矾也有很多种。

http://s9/middle/67a112fft9814122312d8&690

9均匀的再正面刷胶矾水。
http://s11/middle/67a112fft9814123243aa&690
10干后隔日在反面上。

 

 

 

家长提示:即使不作为专业的学习,也应该了解作品的制作过程,这样更容易了解不同材料绘画作品的区别。

 

绷绢步骤资料:http://www.gongbi.net/viewthread.php?tid=16620&highlight=+marc99

 

---------------------------------------------------------------------------

网络儿童艺术馆8--先秦文字儿童网络艺术馆7--先秦绘画、8先秦文字 儿童网络艺术馆7--先秦绘画、8先秦文字

第二章先秦美术3

 

先秦文字

 

 http://s6/middle/67a112fft75a9c396a515&690

 

    我们把先秦的文字也纳入到美术的范围里来欣赏不是没有道理的,俗话说“书画同源”,文字的最初形态和我们在前面看到的岩画和彩陶上的符号是很难分辨的。

    我们很容易从一些古文字的形状上了解它的意思,比如日、月、云、雨、鸟、鱼、山、水……这些文字被我们叫做象形文字。

 

http://s16/middle/67a112fft98a1a8e9a9cf&690

http://s10/middle/67a112fft75a9c4217f79&690

http://s6/small/67a112fft98a164e76d95&690  http://s16/small/67a112fft98a164d8115f&690

 

       鸟               

 

下面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其中的很多估计你也可以看得懂吧:

http://s2/middle/67a112fft98a16b7e74c1&690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三大古文字之一,其他两个是埃及象形文字和古代西亚的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http://s10/middle/67a112fft98a16f55a749&690
埃及象形文字


http://s4/middle/67a112fft98a16fb13bb3&690

 楔形文字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就是专门在黄帝身边记录事情的人,传说他的长相很奇特,长了四只眼睛,有一次他看到乌龟背上的花纹,得到灵感,创造出字。

 

http://s8/bmiddle/67a112fft98a175db9377&690

仓颉造字

    一些古文字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比如在篆刻和书法作品上。

    关于文字的演变和分类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法: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在先秦部分我们能涉及到的是小篆以前的文字,如果说大篆和小篆是字体,那么甲骨文和金文也是字体么?这个看法实际上是错误的。甲骨文和金文主要是从文字书写的材料上划分的,而不是特别的字体。我们看到大部分甲骨文是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上,而金文往往更多的出现在周代的青铜器上。

    甲骨文就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金文就是铸刻在金属器上的文字。

    在商代也可以看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比如“司母戊”等。

 

http://s8/bmiddle/67a112fft98a17e07fe17&690

金文——(商)“司母戊”
http://s7/bmiddle/67a112fft98a17d50e556&690
金文——(商)鼎铭

 

    甲骨文和金文虽然并不是特别的字体,但因为材料和时代上的差别,也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甲骨文主要是用刀刻在甲骨上,所以看起来比较尖和方,而金文往往是铸刻在青铜器上所以就显得比较圆厚一些。

 

 

商代的甲骨文

http://s7/middle/67a112fft98a1b718dc76&690

http://s5/middle/67a112fft98a1b8d3c6d4&690

http://s7/middle/67a112fft98a1bcc996e6&690

http://s10/middle/67a112fft98a1bd6ac2c9&690

http://s16/middle/67a112fft98a8262c03af&690

 

周代的金文

 

http://s10/middle/67a112fft98a1c407ef49&690

 

http://s14/middle/67a112fft98a1c1b4d89d&690

 

http://s12/middle/67a112fft98a1c24d844b&690

 

http://s3/middle/67a112fft98a1c299cf02&690

 

http://s2/middle/67a112fft98a1c3049c91&690

http://s8/middle/67a112fft98a1c1e2a667&690

http://s6/middle/67a112fft98a1c2d6ce35&690



 

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古老的文字,这是纳西东巴的象形文字。

 

 http://s5/middle/67a112fft98a1d07f4164&690

纳西东巴的象形文字

 

有一些现代的设计和艺术家的作品从象形文字中获得灵感。http://s8/middle/67a112fft98a1d2220977&690

运动会体育项目
http://s11/middle/67a112fft98a1d24082ba&690

徐冰作品《鸟飞了》

 

 

 

    下面这个现代汉字与甲骨文对照表的顺序是按照现代汉语拼音排序,其中有一些现代的发音没有对应的甲骨文,而有一些发音对应的甲骨文却很多,这多少给我们一些错误的印象,实际上很多甲骨文的读音和现代汉语是不同的。

    汉字是表意文字,上千年的文字今天看起来有一些仍然可以轻松的知道它的意思,但是了解它的读法就很困难了,那是个专门的学问。

    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在让小孩子背唐诗,是按现在普通话,这很可能是个不小的错误,古代文字的读法有一些还留在各地的方言里,在目前推广普通话运动中,很多方言也在消失,可能很多古音也会一起消失掉也说不准啊。

    小朋友可以通过下面这个甲骨文表,看能不能找到你名字里的字,看看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甲骨文——汉字对应表(下列的甲骨文单字与汉字对应表仅供参考!)

    因为图比较多就不全部放上来了,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点开连接自己看下。

    http://www.9610.com/jiagu/bian/index.htm#A

 

http://s16/middle/67a112fft98a1ddba577f&690

http://s15/middle/67a112fft98a1ddc99e5e&690

http://s4/middle/67a112fft98a1e38fcde3&690

家长提示:还不会写字的小朋友,可以试着用图像来记下来一些事。比如太阳、小鸟、花、草、爸爸、妈妈、自己等,家长也可以给小朋友用他们看得懂得“象形文字”写信。

 

 

图片资料来源:

http://agsazk.blog.163.com/blog/static/13171313720107261419845/

http://www.9610.com/jiagu/bian/jkl.htm#j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27/10/147093_7281201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