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德县的基本情况及农牧业现状

(2010-03-11 22:15:25)
标签:

贵德

黄河

旅游

农业

牧业

养殖

文化

分类: 贵德县农牧业发展动态

        贵德县的基本情况及农牧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贵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深居内陆,全县海拔在2100—2400米之间。全县辖7个乡(镇)119个村,总面积3703平方公里,有汉、藏、回、土等15个民族, 19523户,劳动力资源总数47000人。地处东经100058′8〞—101047′50〞,北纬35029′45〞—36023′35〞。东西宽63.4公里,南北长90.6公里,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中北部,流程78.7公里。贵德县背靠青南地区,面向东部农业区,是青海省东部和省府西宁通往青南地区的主要驿站。周边市场大,农产品销路广阔。是我省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优于西宁、海东。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7.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23.8℃。年平均降水量252毫米,无霜期131天,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天,作物生长期223天,年日照时数为2928小时。年积温比全省平均高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56%,平均气压775毫巴,最大冻土深度124厘米。土壤为灌淤土、灰钙土、栗钙土、山地草甸土、草原化山地草甸土,非常适宜果蔬种植。

(二)农牧业生产现状

1.农业现状

     全县耕地面积195510亩,其中,水浇地111855亩,浅山地52786亩,脑山地30869亩。境内主要耕作土壤土体一般都在50—100cm,黄河河谷地区的土体一般在450cm,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土壤多为碱性,碳酸钙含量较高,有机质和氮、磷的含量质中等水平,全钾含量属中上等水平,速效钾含量丰富。随着近几年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贵德县的辣椒、西红柿、黄瓜、大蒜、胡萝卜等反季节蔬菜,以及长把梨、软梨、优质薄皮核桃、油桃等特色果皮、优质冬小麦、油菜种植已初现端倪,为特色种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7年全县总播面积162454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143亩,粮食总产29275吨,冬小麦播种面积39685亩,平均亩产798斤,春小麦播种面积27641亩,平均亩产619斤。经济作物总播面积43811.7亩。其中,油菜33101亩,胡麻5100亩,中藏药材300亩,花卉53亩,蔬菜种植面积18399亩,其中,露天蔬菜17162亩,日光温室2843座1337亩,主要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菜瓜、韭菜、油白菜、芹菜等,平均每座日光温室年产值6000元。贵德县深居内陆,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无污染,昼夜温差大,适宜果树栽培,现全县果园面积近1.4万亩,其中:苹果约1000亩,梨约6000亩,杏约2000亩,花椒约2000亩,其他杂果约3000亩,年产各类水果200—300万公斤,年产值300万元左右。

2.畜牧业及农区养殖业现状

     截止2007年底,全县年末存栏各类牲畜36.42万头(只),其中羊32.66万只,品种主要以藏系绵羊、改良半细毛羊及山羊为主,牛3.42万头,品种以牦牛,土种黄牛、改良黄牛、黑白花牛、西门塔尔等为主。马属动物0.34万匹,年饲养生猪3.15万头,家禽0.9万只。年内出栏各类牲畜15.82万头(只),出栏率43%,其中商品畜为11.98万头(只),商品率34.9%。生产牛奶1934吨,绵羊毛435吨,年产肉类3913吨,其中羊肉1820吨,牛肉779吨,猪肉1282吨,禽肉32吨;禽蛋产量56吨,皮张15.1万张。畜牧业已成为贵德县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区养殖业的发展更为振兴农村经济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全县天然草场总面积429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9万亩,占草地面积的90.63%。这为我县今后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水产养殖业现状

     贵德县境内水域广阔、水草丰美,气候适宜,非常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我县水域总面积约3.94万亩,可开发利用的水域面积为8600亩。近年来,我县的水产养殖业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大小鱼塘75座,水产养殖户22户,其中经营渔类生产的19户,专业养殖河蟹的3户,全县已开发的鱼塘面积2605.4亩,其中黄河滩地2383亩,其他鱼塘水域222.4亩,鱼类放养面积为850.4亩,河蟹养殖水域为1755亩。2007年各种鱼类产量为9.05吨,产值10.86万元,河蟹产量为4.8吨,产值43.4万元,龙虾产量0.8吨,产值4.9万元,水产养殖生产总值约为59万元。

4.基础设施及农村合作经济状况

     贵德县“三河”地区地势平坦,热量充足,光、热、水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环境优势。但是近几年来,农田水利设施,农田道路建设相对滞后,且破坏严重,加之农民对基础设施建设意识淡薄,投资少,有些村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的需要。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村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给贵德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截至目前,贵德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有10个,会员人数5000多人,带动了5000多农牧户,生产经营收入达2639万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