琮式瓶初探

标签:
玉琮琮式瓶雍正瓷器 |
分类: 瓷器收藏 |
“琮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玉质筒状物,最早的玉琮見於安徽潛山薛家崗第三期文化,距今約5100年。在玉器中,琮是用于祭地的玉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琮的外型狀似筆筒,外型方內洞圓,至乾隆皇帝時期出土時都還無人曉得用途,乾隆自行考證認為是古人搬運重物用的配重品,還自行取名「槓頭」並加裝銅內膽作為筆筒和宮廷插花花瓶,直到乾隆去世90多年後才考證出是禮器琮”。[1](以上文字摘自維基百科)
圖1. 來自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良渚文化出土玉琮,為公元前3200 -2000年。玉琮高25.4釐米,寬7釐米。博物館號為:AN: 2004.52。 原藏家為Sir Joseph Hotung.
事實上,南宋的龍泉窯和明代的石灣窯都曾燒造過琮式瓶。以琮為造型的瓷器最早應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南宋官窯倣玉琮。此件青釉琮高
26.4
cm,
寬10.2
cm.
http://s6/mw690/001RAnodgy6UE1VvN1Xb5&690此為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龍泉窯琮式瓶。此件青釉琮高
http://s16/mw690/001RAnodgy6UFbEzcfl2f&690
此為四川宋瓷博物館所藏南宋龍泉窯琮式瓶。高26.6 cm,寬10.1cm,口經7.7cm
(圖片來自四川宋瓷博物館)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還有一件南宋銅製琮式瓶,其博物館編號為:1993.456.原藏家是Florence and Herbert Irving夫婦。
此件藏品的高為21.3釐米,寬7釐米,深7釐米。
http://s1/mw690/001RAnodgy6Vme8UmDS00&690
大都會博物館藏。編號:1993.456.
就本人觀察,以古代玉琮為造型基礎,在琮的四壁添加裝飾的瓷琮最早始於見於明代。
http://s9/mw690/001RAnodgy6UE236zIA18&690
大英博物館所藏的明代龍關窯琮式瓶,以方形錦地紋為地,浮雕二條蟠螭龍和外圓內方圖形。大英博物館將外圓內方的圖形解釋為錢幣。不過,本人認為應為琮的本意更為合理,即天和地之意。(MN 1973,0726.334 此琮高19.5釐米,寬6釐米)
雍正和乾隆對琮式瓶情有獨鍾清。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雍正帝觀書像’中,唯一的瓷器便是方形八卦紋琮式瓶。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雍正皇帝尚古的高雅情懷。“乾隆皇帝還自行考證玉琮的功能,認為玉琮是古人搬運重物用的配重品,還自行取名「槓頭」並加裝銅內膽作為筆筒和宮廷插花花瓶”(2)。這些事實說明玉琮器形在清宮中的特殊性。
http://s12/mw690/001RAnodgy6UE2y67jR9b&690
北美個人所藏雍正豆青釉琮式瓶四壁堆塑,雕刻花鳥,其畫面風格應是沿襲了明末清初花鳥畫家惲壽平的藝術風格。正如民國許之恆所言‘雍正花卉純屬惲派’。 此琮式瓶四壁花卉雕刻精細,手法不拘一格,線條優美流暢。從四壁畫面我們不難發現堆塑和凹刻及書法線條三維化的綜合運用,生動地再現了惲壽平的藝術風格。
http://s15/mw690/001RAnodgy6UE3iSSaq6e&690
http://s8/mw690/001RAnodgy6UE3mk2Z937&690
http://s12/mw690/001RAnodgy6UE3r9vR15b&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