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范冰冰,美貌张扬,豪气不羁。她不算圆滑的人,但绝对算是一个招黑的明星。这么多年来,舆论和媒体习惯了把 “绯闻”、“花瓶”、“炒作”“无演技”等一些列标签全都贴在她的身上——一切都理所当然,水到渠成——被贴标签本来就是演员的职业特性,她享受了赞美,就应该承受谩骂,这一切本无可厚非。
但是,所有的标签都贴对了吗?2016年11月18日,由冯小刚导演、范冰冰领衔主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全国公映后,范冰冰的表演再次展现了什么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我不是潘金莲》里,有名有姓的角色大约有15个,除了范冰冰扮演的女主角外,其他的全是男性角色,扮演者主要有:郭涛、张嘉译、范伟、张译、高明、刘桦、大鹏、于和伟、赵立新,李宗翰……放眼望去,一水的实力派。演员之间对戏,既是合体创作,也有暗流涌动,戏骨相遇,互飚演技是常态,而这部电影中一次集齐十余位实力派演员,本来就是一群男星的表演盛宴,但冯小刚却将这部戏的重心放在范冰冰的肩上,放在这个一直被称为“花瓶”的女演员身上——这意味着,只要范冰冰的表演出现问题,这部电影也将随之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是,事实证明了冯小刚的眼力。在电影中,范冰冰与各路实力派男星飙戏,尺度拿捏得十分自然。其中最精彩当属与金爵奖影帝郭涛的对手戏:二人扮演的情侣形影不离,对话中有甜言蜜语,也有哭天抢地,都被二人传达的微妙细腻。在这些段落中,范冰冰穿着臃肿的服装,操着观众并不熟悉的方言,眼神里已经完全没有了平时的骄傲与妩媚,但是她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在电影中表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丽。
范冰冰在电影中扮演一位农村妇女李雪莲,“为了纠正一句话,与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打了十年交道,在十多年时间里,从镇到县,由市至省,再到首都,广阔天地中,一路与形形色色的大男人斗智斗勇、周旋不断”——这是一个堂吉诃德式倔强的女性,挺着长矛,在别人的嘲笑声中冲向风车。
可电影外的范冰冰,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李雪莲,另一个堂吉诃德呢:她有着李雪莲一样的倔强,一样的幻想——李雪莲她费尽心力证明自己不是李雪莲,正如范冰冰努力证明自己不是花瓶——角色的精神和气质已经和她的生命体验融合在一起,所以,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范冰冰前所未有的深情与专注:在造型上,她为了追求真实感,放弃了剧组提供了服装,而是向冯小刚和服装师提议,下乡去收集民的旧衣服;在人物状态上,她为了贴近人物,潜心在江西婺源排练,每日八个小时,三月不间断……也正是凭借这种状态,她打动了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的评委,荣膺影后,扬威西班牙。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瓶”和“没演技”的标签会从范冰冰身上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影后”这样光芒万丈的词汇。但其实,谁都没有必要将她限定在某种范围,这个世界上也压根没有一种贴标签的正确方式——也许一天,她的容颜会老去,她的光芒会散去,所有的非议和赞美都慢慢被淡化,但我们会记得,这《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中,李雪莲和范冰冰做出的令人心疼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