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声,色,犬,马

标签:
元宵声色犬马逃避娱乐 |
元宵夜:声,色,犬,马
http://s10/middle/65ccdbbbt9c8f10687f99&690
九百多年前的某个元宵节,“花市灯如昼”“人约黄昏后”,只是这是“去年元月时”,而今旧日恋情破灭,“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欧阳修感到孤独与失落,“泪湿春衫袖”,至今读来,感慨唏嘘。
八百多年前的某个元宵节,“东风夜放花千树” “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见伊人“笑语盈盈暗香去”,这才有了传世的经典: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好问着盛装出门,见“六街灯火闹儿童”,心想像我这样穿长衫的人,何必顾及那些礼节,于是“也在游人笑语中”。
小子也想偷些诗意,虽然外求,不得。
早来是有些危险的,于是吃不上汤圆了。六点到八点开门也供凉水,晚上七点到十点也是如此。暖气自去年假期开始而停止供应,公寓采光较差,被子里就少了阳光的味道。
这本是个词,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成语本是贬义,小子在此拆开来说,只是借力自圆其说而已。
出门向西,从郊区经无人区到商贸城,路上已经是车水马龙。途中一面包车驶入荒地,“不能自拔”,于是出现了北京的重现象:堵。不过北京离首都近点,和京城挨着,那里有的是京官,逢年过节,“礼多人不怪”嘛。
到外环要经过罗汉村,村中鸡犬相闻,爆竹声声。孩子们追逐,穿梭在大街小巷,像是在庆祝,也是在欢送。过完元宵,这个年就算真过去了。
刚上省道,一股压抑和局限随着烟花的声和色向我袭来,设置出窒息的氛围。如果有镜子,我能看到自己神情恍惚。晃过一对情侣,穿过一家老小,还是无法躲过停车场似得人行道。
随大流,我在交警和人群集中的某个路口停下车,锁上。刚想进去,争吵和扭打的声画映入。摩托车想进去,不顾交警阻拦。交警拦下,摩托车不服,叫嚣“不就是交警吗!”,并掏出手机给某人打电话,不过最终还是要停在外面。摩托车只好骂骂咧咧,不了了之。
这还是第一次来这早已闻其“如雷贯耳”的商贸城,通俗来说就是百货批发大市场。十几条街,百千商家,人山人海。一直找不到灯会主场,只能跟着多数人向前。来看花灯的人大多是附近居民和村民,成群结伴,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看到某集团赞助的字样时,这才知道自己接近了灯会。道旁摆满了各种娱乐和餐饮的流动小铺,还有低价的图书甩卖,每个摊位都围了一围的人,如果不踮脚或者蹦跳,还真不知道内中蹊跷。
挤过正门,又陷入更挤的灯会,左侧是各式各样的能说会唱手舞足蹈的花灯,中间及右侧是摊位,其他处就都是人了。大多盛装赶会,还有些涂脂抹粉擦油喷水的。嫦娥、玉兔、关公、貂蝉、八戒、师傅,这些形象久盛不衰,历久弥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逛了一半,我已迫不及待,匆匆地想冲出人群,只是没办法加快众人的脚步。裕隆公司的管理理念、原则、精神赫然挂在出口,看来这次公司大出血了。
终于挤出了人潮,只好匆匆走。避开人流,找了一条僻静的大街,我感觉心跳加速,像是受了惊吓。烟花的声响让我心惊肉跳,不敢停歇。花花绿绿,噼里啪啦,大家向前上方注视,唯独忘记了身后的圆月。
赶忙又慌张地找自行车,“走,过去看看!”旁边的男人对着旁边的女人说着,指向我刚走出的出口。我回头看去,又有人和交警拉扯、争吵。毅然转头,与男人和女人相向而行。
绕了个大圈,买了几个馒头,烟花绽放,阵阵惊雷,又是几声狗叫,骑上车子我赶忙回到不算很冷清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