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缩短火车票预售期?

(2010-12-17 17:16:58)
标签:

杂谈

今天在新浪网看到一条新闻:北京2011年春运火车普通票预售期改为5天(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7日02:03 昨天,上海各家火车票预售点也贴出了告示,说2011年春运火车普通票预售期改为5天。

 

新浪网的报道中没有说为什么缩短火车票预售期,只是说“明年春运自2011年1月5日起至2011年2月1日止,春运临近,购票人数增加,北京铁路局将对火车票预售期进行调整。除京津城际列车外,动车组与Z字头列车、临客列车预售期由21天调整为10天,其余普通列车车票预售期由11天调为5天。”还说“由于2011年春节较早、春运提前,‘学生流’撞上‘探亲流’,春运压力大幅增加”。

 

显然,“购票人数增加”“春运提前,‘学生流’撞上‘探亲流’”不应该是么缩短火车票预售期的理由,因为,缩短火车预售期意味着购票的人员更为集中,使原可以提前决定回家的人不得已要等在被缩短的时间里购票,使缩短的时间里增加出票量,使票源更加紧张,购票者心里更加焦灼。

 

那么,铁路部门出于什么动机呢?我们不妨根据以往“春运”的工作重心,猜猜明天,或者后天,铁路相关部门可能就此作出说明:有利于打击票贩子。可能还会进一步解释,这样加大了票贩子囤积车票的风险,减少贩卖车票的行为。

 

但是,单纯的靠打击票贩子真的可以解决百姓的“春运”购票难问题吗?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只是治标之策。真正的治本之策除了增加运力外,在改善购票环节上也大有可为。第一、实行购票实名制,借鉴航空售票方法。第二、增加售票渠道,比如开放网络售票方式。第三、延长预售票的时间,稀释购票人流。

 

但是,铁路部门为什么不用这些治本之策呢?以我小人之心作些揣测:实行购票实名制,要增加铁路部门的工作量,增加其运营成本,减少营业利润,直接说,减少经营者的收入。增加售票渠道,比如开放网络售票方式,会触动其垄断利益。我们知道,目前,火车票的出售主要由铁路站点和与铁路部门有利益关系的代售点,而且,绝大多数由后者完成。开放网络售票方式会减少代售点的营业收入,进而危及铁路部门的利益分成。

 

如果从铁路部门的利益需求(不考虑百姓)不愿意购票实名制和增加售票渠道,我们似乎还能理解。最不能理解的是,延长预售票的时间,稀释购票人流是票贩子最不高兴的事,铁路部门却反其道而行之,作出了缩短火车票预售期这让贩子最高兴的事,难道铁路部门与票贩子还有利益瓜葛?

 

铁路部门为什么作出这让贩子最高兴,购票者最不高兴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