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听Mable老师课程的感受~
(2012-05-15 19:38:15)
标签:
转载 |
分类: 邱老师瑜伽培训学员反馈 |
听Mable老师的讲课很过瘾,她总是能调动起我们所有人的脑细胞跟着她不断思考,一点不敢马虎大意。老师是个说话条理清晰,言简意赅的人。她坐下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教教大家如何上好一堂瑜伽课,瑜伽课不是在课堂上机械的摆动作,教会员做体式。望闻问切,大家都知道吗?从会员进入课堂那一刻开始,你的注意力就应该集中了。他走路的姿势、他的状态、气色,这些都是传递给你的信息,从那一刻开始你就应该开始你的判断和课堂体式的选择和编排。就这样短短几句话就将大家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起来了。其实可能很多瑜伽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上课到一段时间之后,就感觉自己被掏空了,要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磨合选择几组固定的体式,按照固定的顺序排列下来,会员觉得做的很舒服以后,就会将这样几组固定顺序的体式交叉重复在每天的课堂中。但时间久了,自己也会觉得枯燥,上课的过程对于自己来说已经没有了思考的过程。于是就有一些人开始去参加培训,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
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培训课程中得到的东西是如何放在会员课堂中的?就像我们去学解剖学,知道了骨骼的排列,知道了肌肉的起止点。但这些东西究竟要如何放在课堂中?我们所知道的,所需要了解的知识应该如何和会员对接?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受人欢迎的瑜伽老师?
Mable老师给出的答案看起来很简单,就是:给他所需要的。但仔细回想这句话就会发现接下来的很多问题。那么哪些东西是会员所需要的?又怎么判断?又怎么去给才可以让会员接受?这些问题在mable老师的启发下,我们都在试图自己思考,总结,得出答案。
老师还说,想要和需要是不一样的,这样一句话犹如点醒了梦中人,让原来概念模糊的我渐渐找到了答案,是啊,每个人都需要外界的帮助来获得自己最好的状态,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的,所以来参加瑜伽课的人们,只要走进教室,就代表着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是需要瑜伽的帮助的,不管是为了减肥,为了获得心情的平静……都其中都包含了对授课老师的信任。而作为老师接受这样一份信任,回馈给会员的第一步就是:判断他们需要什么,因为往往有些人的想要和需要是不同的,并且并不自知。那么就需要调动起老师说过的望、闻、问、切了,把自己像雷达一样的打开,时时刻刻接受外界会员的信息,然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会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想要和需要之间建立一个平衡,这些都是mable老师反复在聊天中提到的事情。也是理疗瑜伽比起其他种类的瑜伽更具优势的地方。
老师还说其实作为一个瑜伽老师是个收入不是特别可观的行业,他更需要责任心和使命感。很有可能你会发现自己的付出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但是你会获得帮助他人的满足感和自己的好身材,老师亲切的称之为福报。这些话使我想到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说过的一个公式,成功的公式=信念×方法×努力×时间。在这个公式里只有信念的选择范围是-100—100之间,其余都在0—100之间,这就说明做一件事情中最关键的就是出发点,是你怀着一颗什么样的心情来做。如果在信念的选项中我的选择值是负数,那么即使我后面的方法、努力指数有多高,最后得出来的结果都只能是负数。就像盖一座大楼,地基如果歪了,那接下来的努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这样想来,只有不断明确强化自己这种对会员的责任心,把这作为根本,而有了这样的目标很自然的就会主动去想会员需要什么,怎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了。至于方法、努力程度这些选项就需要时间的积累慢慢积攒了。
一本好的书会让人觉得越读越厚,一堂好的瑜伽课也是一样,越研究越觉得里面需要学习的内容越多……过硬的专业知识、适当的表达能力、一些恰当的心理学等等,而这些因素都是隐藏在一堂生动,有效的课堂后面的。来上课的会员会沉浸在其中,但只有上课的老师才知道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努力和用心。
感谢Mable老师,她用准确的语言和不断启发我们自己思考的教学方法来指引我们,走在这样一条悦人悦己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