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田字格的作用
(2013-04-07 16:36:19)By |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一旦离开了田字格,字就写得歪歪扭扭。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是由于学生一时不适应造成的,只要多写一些时间,这种状况就会消失。其实不然,最关键的原因是在于我们没能正确认识田字格的作用。田字格本身不是汉字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起到辅助参照的作用。通过与边线、中线及其分割出来的空间对照使学生更清楚地分辨汉字本身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可我们许多时候却本末倒置。在写字教学中,不是充分地利用田字格辅助参照的作用,使学生更准确地理清汉字自身各个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而是把指导的重点错误地放在了比较汉字的笔画、部件与田字格的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指导汉字本身的结构。 1、认清主笔,把握结构。一个字中往往有一笔是主要的,它对整个字起着平稳、稳定和美化的作用,把这一笔强调突出了,写好了,字自然平稳而富有神采。用一个形象的比方来说,馀笔就似绿叶,主笔就如红花。馀笔要收敛紧缩,主笔则要从容舒展。如:“金”字,撇捺合做主笔,此时,撇捺就应该左舒右展,结构才会稳当。再如:“载”字,斜钩为此字的主笔,写的时候上下都要明显地超过左部。而一些独体字要写好的话,一般来说取决于横画和竖画。如三角字“上”,只要抓住第三笔“—”,做到“平直伸展”,就能体现三角字的“下宽”,把字写稳。又如“斗”。抓住中间一横写得长一些,就能体现菱形字“上下窄中间宽”的特点。所以,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看出字的“主心笔”,就能基本做到把字写稳。为此,在教学中,我们不防常常问一问:“你觉得写好这个字哪一笔最重要?”时刻提醒学生找准主笔的重要。 2、学会比较,进行归类。要写好合体字,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去归类,不同结构的字该怎样体现方块字的特点。如左右结构的字“科”,写这类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两部分基本等高。上下结构的字“姿”,上下部分布局要匀称。左中右结构的字“湖”“懒”,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上中下结构的字“蓝”,各部分要写得扁而宽。各种结构形态的汉字都有规律可循,各有自己的特点,让学生弄清同一类型汉字的结构特点,归纳出书写要点,才能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书写规律,写好字打下基础。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好一个字,都有一个由不好到好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不断地将自己写的字与范字进行对比,比出差距,找出不足,在“比”中取得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