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劳技《相框架》教学反思
(2014-02-24 10:07:52)
标签:
教学 |
分类: 教学反思 |
四年级劳技《相框架》教学反思
小学劳技课是一门融知识、技术于一体,实践性和思想性都很强的课程。如何正确把握劳技课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施教,无疑成为了我们在劳技教学方面不断学习和探索的重要问题。现在我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我的想法。
一、欣赏引趣,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愿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的劳技课应是教师亲切朴实的教态、精美的制作、精练活泼的导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迅速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把好奇心发展为主动探索。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因人因课而异。本节课中,我利用课件给学生展示各种不同样式的相框,轻松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动手操作的愿望,让学生自然地集中起他们的全部注意力,去学习,去实践。
二、启发诱导,加强现场教学
三、注重培能,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
劳技课的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初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劳技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上。学生是实践的主体,在劳动实践中,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加上缺乏锻炼,在进行实践时,有时会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情形,这 时老师应恰当的组织好学生的分工协作,让他们结成对子或分成小组,当一人实践时,他人可以在旁边提供帮助和照顾,以保证劳动实践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让学生在掌握原有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出新的创造方法,共同创造出新颖的劳动成果。例如,书中一些材料和工具是一个人不容易准备齐全的,所以,我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作品。通过各小组的团结合作,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增强了,让学生懂得了劳动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美观、实用、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四、注重成果评价和课堂小结
当一节课即将结束时,要对劳技课进行讲评和小结,对学生的劳动成果作出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各自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增强自己的审美情趣。课堂小结时,引导学生说出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想和收获,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总之,劳技课是眼、鼻、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参与的复杂的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们应充分准备每节课,精心设计教学模式,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勤于动手,反复训练,以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让他们在劳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