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浙江象山东门岛门头山海防遗址古迹东门炮台杂谈 |
分类: 旅游 |
东门岛是石浦镇上的一颗獅闪耀的珍珠。1934年,电影艺术家蔡楚生到石浦拍摄电影《渔光曲》是东门打开大门的第一次契机。东门岛除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渔业经济十分发达外,还是个历史文化积淀较深、历史遗存丰富的地方,岛上有着很多古迹、遗物,如有民国初建的门头山灯塔,有近年修复的清代古炮台、蔡元培雕像和题词碑,还有高十余米的海上女神妈祖雕像,电影《渔光曲》拍摄景地等人文景观。
民国四年(1915年),象山东门岛任筱和、任筱孚兄弟筹资买下东门门头山,并出资建造了灯塔,为过往船只引航。后因塔内贮藏煤油,不慎付之一炬。民国八年(1919年),任氏昆仲与延昌纪子庚(字传长)等集资重建。重建的灯塔式样仿照渔山灯塔,共三层,由白色圆形砖石砌成,高10米许,汽灯照明。1941年,东门岛沦陷,灯塔为日军所控制,塔内灯器被毁。抗战胜利后,任筱孚将灯塔无条件奉献给国家。1998年,当地有关部门筹集资金10万元,按原样修复,2013年3月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目前,东门岛灯塔已不再使用,而是成为象山人文胜景之一。山上建有渔民们纪念任筱和、筱孚兄弟的墓葬和碑亭。

另一侧的东门岛门头山海防古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石碑上,刻着“以史为鉴,强我中华”八个大字。从中知道了1927年,正值乱事之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为了革命,蔡元培、马叙伦等遭到军阀孙传芳的一路通缉,几经辗转逃到象山,避难东门岛灯塔。最后在任筱和、任筱孚两兄弟保护下得以脱危“出其东门,介尔昭明”正是当年蔡元培先生在岛上避难时所题的词。

早在唐神龙二年,也就是公元706年,象山立县东门渔村就是辖区之一,到明代时与宁波卫、定海卫和观海卫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卫的昌国卫。从舟山迁到东门渔村就奠定了战略要塞的地位。所以时至今日在东门渔村还能依稀可见抗击倭寇的大炮以及用做防护的城墙。

修复的清代古炮台

山上供奉的妈祖神像和海神庙,庇佑着世世代代出海的渔民。

石浦妈祖文化由来已久,渔民在出海之前都要向妈祖祈福,以求平安丰收。这座高10余米的海上女神妈祖玉雕像,她面向东海,寓意就是在她的保护之下,东门渔村的渔民能够出海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