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旭日东升
上海旭日东升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5,013
  • 关注人气:3,8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2019-02-01 09:19:39)
标签:

浦江县

潘周家村

一根面

摄影

杂谈

分类: 我的古镇古村集
“清晨明日光,已是地上霜。”2019年1月27日,天气有点冷,室外温度零下-2度,草地上厚厚的一层霜已经变成了冰。早晨,从浦江县城出发,前往城北二十余里外的“山里”深处——潘周家村。这个村过去默默无名,现在却凭借一碗农家手工面名声远扬,被冠为“面条村”。据说逢年过节,往往一“面”难求。为什么呢?因为哪里的一根面条能绕村子一圈!潘周家村村民曾登上《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展示“一根面”的绝活。潘周家的“一根面”吸引到我了,那就出发吧....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潘周家村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子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时光的流逝没有磨蚀潘周家村古朴的自然风貌,保存完好的十几座明清时期的厅堂,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四百年来,潘周家村只有潘家、周家两户人家。潘家从安徽经桐庐迁居而来,周家从杭州迁来,就在前后脚。站在村中一条东西向的无名小路上,南为潘家,北为周家。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村内十几座建于明清时期的厅堂保存完好,堂内挂灯笼结彩球,雕梁画栋工艺精美,大小横梁结构新颖气势壮观,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老宅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我在潘周家村,逗留了数小时,走遍该村的大街小巷,发现有“二多”,一就是做手工面的农家多,二古宅古建筑多。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沿着村道房舍间徜徉,时不时可见到一处处面架和辛勤劳动着的村民。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走进潘周家村,只见晒场上已密密麻麻摆开了数十个面架,面架长两米多,高一米七八,一道道洁白的面条如瀑布般斜挂而下,几名村民正在忙个不停。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说起潘周家村的手工面,就不得不提到周家村的书记周金华。正是他挖掘出了这门传统手艺,并将其发展成为全村人的致富法宝,做大做强。2006年4月成立合作社,他组织的合作社,拥有“潘周家”商标,旗下几十户农户,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经营模式。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一进村口,映入眼光的是一排排的细面。那面如丝线在阳光下闪烁,映衬着青砖黑瓦。面架长两米,高一米七八,一道道洁白的面条在面架上如瀑布般斜挂,这就是闻名远扬的潘周家村“一根面”。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在村里遇见这位大叔,交谈间知道了一些做面的不易。每一份正宗的潘周家手工挂面都要历经和面、盘条、发酵、抻条、上竹、晒面等18道纯手工工序。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据他讲,做手工面,温度需适宜,一般而言,一年只有5个月的开工时间,每年9月是“开面”时节。而每年正月里,才是做面的最好时节,无论温度或阳光都是最好的。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他是:“做面条很辛苦哩,现在这种天气,下午太阳下山前就要和好面,晚上11点左右发酵好开始上橱,第二天一大早又要晒面,基本上没个完整觉。”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阳光明媚的日子,村庄会变成面的海洋。索面从木架上飞泻而下,丝缕闪烁,在青砖瓦砾中映衬出淳朴的农民特有的智慧。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面从特制的木架上飞泻而下,日照晶莹,风抚曼妙。冬天的太阳和干燥的风把面的水份一点点地往外驱赶出去,负担轻了,面的整个身体便变的轻盈。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一排排晾晒的挂面琴弦般玩弄在村民的手中,这一刻你才发现质朴跟优雅还能结合的如此完美。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天气晴朗的时候,浦江的潘周家村就成了“挂面村”,每家每户都会将自家做的面晾晒起来,千万条白色的面线从长长的特制木架上飞泻而下,那场面颇为壮观。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晒着冬日的暖阳,村民们一边晒着挂面一边唠着嗑,走进这里,仿佛回到了远方的家乡。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我仿佛看到眼前是一架架竖琴,那挂面就好似一根根琴弦,正在风里弹奏着赞美勤劳智慧的村民的美妙旋律。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场院里、道路旁随处可见晒面的木架,一排排细面如瀑布般垂下随风轻摆,成为村里一道别有特色的风景线。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潘周家手工面,每根足有一米多长,卷成8字形包装好,还要比普通筒面长一大截。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一帘又一帘的挂面挂满自家整个庭院,丝丝缕缕的面线在阳光下银光闪闪,如丝丝雨线。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晒面这个过程中需要人时刻盯着,一旦达到合适的干度,需立刻收面,不然就容易碎了。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把晒好的面扛回家。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如今挂面成了浦江县土特产中的一绝,以此面馈赠亲友尤其是长辈老者,被视为好礼。逢年过节,往往一“面”难求。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村中还开有一家名叫“潘周家一根面”餐馆,在这里游人可品尝到手工面各类吃法。“一根面”很是神奇,面条拉上几公里长都没问题,可以供几十人吃。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潘周家村的“一根面”已经有600多年的制作历史了,制作工序复杂,所用工具也是特制的,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以前,村民们每到了春节前夕开始做“一根面”,用它来招待宾客,送给亲朋好友,象征着长长久久,寓意吉祥。

美丽的潘周家挂面村——指尖上的传奇
一碗普通的面条端上来,总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但潘周家村一根面就充分保留了长寿面“长”的文化内涵。这个过去默默无名的村,现在却凭借一碗农家手工面名声远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