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浦江县潘周家村一根面摄影杂谈 |
分类: 我的古镇古村集 |
“清晨明日光,已是地上霜。”2019年1月27日,天气有点冷,室外温度零下-2度,草地上厚厚的一层霜已经变成了冰。早晨,从浦江县城出发,前往城北二十余里外的“山里”深处——潘周家村。这个村过去默默无名,现在却凭借一碗农家手工面名声远扬,被冠为“面条村”。据说逢年过节,往往一“面”难求。为什么呢?因为哪里的一根面条能绕村子一圈!潘周家村村民曾登上《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展示“一根面”的绝活。潘周家的“一根面”吸引到我了,那就出发吧....
潘周家村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子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时光的流逝没有磨蚀潘周家村古朴的自然风貌,保存完好的十几座明清时期的厅堂,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
说起潘周家村的手工面,就不得不提到周家村的书记周金华。正是他挖掘出了这门传统手艺,并将其发展成为全村人的致富法宝,做大做强。2006年4月成立合作社,他组织的合作社,拥有“潘周家”商标,旗下几十户农户,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经营模式。

一进村口,映入眼光的是一排排的细面。那面如丝线在阳光下闪烁,映衬着青砖黑瓦。面架长两米,高一米七八,一道道洁白的面条在面架上如瀑布般斜挂,这就是闻名远扬的潘周家村“一根面”。
阳光明媚的日子,村庄会变成面的海洋。索面从木架上飞泻而下,丝缕闪烁,在青砖瓦砾中映衬出淳朴的农民特有的智慧。
一排排晾晒的挂面琴弦般玩弄在村民的手中,这一刻你才发现质朴跟优雅还能结合的如此完美。
潘周家手工面,每根足有一米多长,卷成8字形包装好,还要比普通筒面长一大截。

把晒好的面扛回家。

如今挂面成了浦江县土特产中的一绝,以此面馈赠亲友尤其是长辈老者,被视为好礼。逢年过节,往往一“面”难求。

村中还开有一家名叫“潘周家一根面”餐馆,在这里游人可品尝到手工面各类吃法。“一根面”很是神奇,面条拉上几公里长都没问题,可以供几十人吃。

潘周家村的“一根面”已经有600多年的制作历史了,制作工序复杂,所用工具也是特制的,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以前,村民们每到了春节前夕开始做“一根面”,用它来招待宾客,送给亲朋好友,象征着长长久久,寓意吉祥。
前一篇:通济湖日出的那一刻
后一篇:一张美味的豆腐衣是这样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