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浓郁三国色彩的白帝城是观三峡夔门最佳地

标签:
长江三峡白帝城白帝庙托孤堂旅游 |
8月22日下午3点游船停靠在奉节县白帝城码头,下船游览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而闻名于世的白帝城。
这座桥叫风雨廊桥,于2005年4月正式启动,总投资6157万元,长338米、宽7米,其仿汉式的外观设计及桥面装饰为国内首创。它不但是现在白帝城连接陆地的唯一通道,同时成为白帝城新增的一个重要景观。

桥下这条河应是长江的一个支流。河流名叫“草堂河”,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而得名,奉节素有“诗城”的美誉,从唐代开始,一大批文人骚客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范成大、王十朋、陆游、张问陶、郭沫若等在此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最出名的是李白的那首《早发白帝城》。
在岛上看上游重庆方向

诸葛亮塑像,塑像后面石碑上是出师表。

白帝庙,眼前这典雅华丽的白帝庙大门是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它重建于清代,继承了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门口的这块匾《白帝庙》也收入了《中华名匾》,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刘孟伉1957年题写,他是刘伯承的战友,曾任四川省文史馆第一任馆长。

到白帝庙,门口右侧有几块石碑,都是题写的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


托孤堂,《三国演义》有一段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故事:蜀国皇帝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刀下后,刘备为他报仇,不听众臣劝阻,起兵讨伐东吴。途中另一个结拜兄弟、伐吴先锋——张飞丧身叛将范疆、张达手中,刘备愤而不谋,催兵猛进。章武二年夏六月,被东吴大将陆逊用计火烧七百里军营,在败于彝陵猇亭之地,因而退守到白帝城中。三国久未统一,两弟先后丧命,大军新遭重创,国事私仇使刘备忧愤成疾,眼看朝不保夕,乃招丞相诸葛亮星夜赶至。在永安宫中,刘备把儿子刘禅(阿斗)委托于诸葛亮。然后便一命归天了。从此,白帝城就因这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而更加闻名于世了。

这座高15米,双层、六角、十二柱、飞檐翘角、古香古色的亭子,传说是诸葛亮曾在此夜观星象,“观星亭”因而得名,石桌边上刻有清同治年间,奉节知府吕辉题写的杜甫的诗《秋兴八首》,这副对联也是杜甫的代表作《登高》中的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从院子出来后有一幢西式建筑的白楼,最早建于1913年,陕军第一师师长张钫率部驻进奉节时在此修建,当时因战事紧迫,没有完工,1918年,靖国联军豫军第一路司令兼全军总稽查长李魁元率部驻进奉节,修好此楼,1926年,吴佩孚在河南战败,投奔四川军阀杨森,曾在此居住。
白帝城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
往峡口看,左侧(北岸)的是赤甲山、右侧(南岸)是白盐山,两山对峙,紧束江面,就象一扇门户,因奉节古称夔州,所以此门就取名为“夔门”,其以“天下雄”而闻名于世。它是长江三峡最具标志的景点,也是三峡的起点,入夔门便进入了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巫山境内是巫峡,湖北境内是西陵峡,一直到宜昌南津关结束,全长193公里。
后一篇:重庆的江南水乡长寿菩提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