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庐山三叠泉瀑布旅游杂谈 |
分类: 江西,安徽之旅 |
古人称“匡庐瀑布,首推三叠”,誉为“庐山第一奇观”,历来就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可见来庐山观光旅游,三叠泉是必到之处。
三叠泉,地处庐山市海会镇境内,庐山环山公路旁,五老峰北面不远处,是大庐山一个重要的观光旅游点。
进景区大门后,先要换乘观光电瓶车至登山起始处,这也是国内大多数风景区通行的做法,一为环保,一为安全,便于管理的规范化。敞篷观光车行经处满眼苍翠,抬头间蓝天白云高挂,车在画中走,人在景中游,约十分钟车程,就到了登山起点。
第一站来到九叠屏下的石拱桥(又名双溪桥),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它是登上三叠泉瀑布的第一座石拱桥。只见一座钢筋混凝土的蓄水大坝突现眼前,水面宽阔、清澈见底。
李白草堂,有趣的是,历史上,三叠泉曾长期未被发现,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讲学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胜境。直到南宋绍熙辛亥年,即绍熙二年(1191年),三叠泉才被樵者发现,故有“一朝何事失扃钥,樵者得之人共传”的诗句。

这里不仅小溪淙淙,瀑布飞溅,更是山峰高俊,峡谷幽深。造山运动中,由于地壳的多次沉降与抬升,形成了皱褶密布,断层纵横,岭谷相间的山体,又经第四纪的冰川剧烈摩擦而形成了冰阶崖面,有了如今九叠翠、鹰嘴峰、含珠石、神龟朝圣等景点。

鹰嘴峰景观。山峰如同一只老鹰,居高临下俯嗷大千世界,跃跃欲猎。

铁壁铜墙,从岩顶直削而下的岩壁,呈现出古铜色阳光下流金逸彩,夺目辉煌,俗称铜墙,与对面巍然屹立、壁面如铁的铁壁合称铜墙铁壁。

玉川门位于屏风叠下,海拔410米,两崖壁立,当中有巨石横亘其上,形如门,其石色白如玉,涧从中辟,故玉川门。《吴阐思游记》称:“庐山之秀,钟于五老,五老之秀,凝结于玉川门”。崖上“玉川门”石刻为明代刘世杨题书,潭边巨石上刻有古人燕山龚氏所书“悬珠宝映”四字,笔锋浑园潇洒,遒劲犀力,乃石刻之佳作。

可见刻有‘玉川门 ’三字。从那‘门’处下来的涧溪流水,碧绿见影。



“玉川门”的门内有铁壁精舍,据《庐山志》记载:铁壁精舍为南宋隐士黄石公避居之所,因面临铁壁峰而得此名,距今有700余年。相传黄石公终年在此采药炼丹,为当地百姓看病,后几经兴废,现仅存遗址。明南康知府王养正题有《铁壁精舍》诗、释晦山题有《铁壁歌》等。

望着曲曲弯弯的山路蜿蜒而上,真的很长啊!一级一级的好像走不到头。路上有抬轿子的问我们坐不坐,看看真害怕,再累也不敢坐,只好咬咬牙,调整呼吸,自己鼓劲,坚持!坚持!


骆驼峰景观



到了观瀑亭,心还在跳,腿还在抖,仰头望去,三叠泉瀑布全景收入眼底。站在三叠泉瀑布前的观景石台上举目望去,但见全长近百米的白练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石之上,又飞泻到第二级大盘石,再稍作停息,便又一次喷洒到第三大盘石上。白练悬挂于空中,三叠分明,正如古人所云:“上级如飘云拖练,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而在水流飞溅中,远隔十几米仍觉湿意扑面。三叠泉,的确不愧为“庐山第一奇景”!

庐山瀑布群是有历史的,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给庐山瀑布带来了极高的声誉。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已成千古绝唱。庐山的瀑布群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

“三叠泉”落差共155米。古人云:“三叠泉”上级如飘云拖链,中级如碎石摧冰,下级如玉龙走潭。三叠泉瀑布是庐山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一条瀑布。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流淌一段后,再过五老峰背,由北崖口悬注于大盘山之上,又飞泻到第二级大盘石,再稍作停息,又一次喷洒到第三级大盘石之上,形成三个瀑布的叠加,所以得名三叠泉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