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拍误摄闯入了原汁原味的徽派水东老街

标签:
水东老街徽式老建筑旅游摄影杂谈 |
分类: 我的古镇古村集 |
从陈村大桥下,向左转,沿着江边的一条鹅卵石小路,一路拍摄来到了当年汪伦送别李白的渡口,被人们称为“踏歌古岸”。

踏歌古岸是在汪伦当年送别李白的东园古渡之处建造的一座二层楼阁。

汪伦曾是泾县县令,喜好结交名士。卸任后,约李白来此旅游。据说汪伦约李白时,说了些过头话,把这里形容的很美。李白来此后,每日有好酒款待,但就是不见汪伦形容的美景。时间一长李白也就明白了,毕竟汪伦也是美意。分手时,汪伦约来不少当地名流相送,依依惜别。临别作《赠汪伦》诗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没有想到的是,当年约李白到此一游,自己不但流芳千古,还为后人带来了巨大旅游商机。踏歌古岸旁有汪伦送别李白的雕像。

汪伦送别李白的渡口被人们称为“踏歌古岸”,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人们在“踏歌古岸”边建起了一座楼阁,名曰“梦潭轩”,里面保存了李白游桃花潭及桃花潭景区资料、图片,是人们了解李白和桃花潭的最好场所之一。
水东老街形成于明万历年间。老街内保存着大量明、清古建筑,青砖灰瓦。

老街上还有十八踏御井,传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至此,因井水清冽甘甜而赐名。因为原计划是早晨在江边拍摄晨雾,所以我们预先没有做功课,走进水东老街是去寻找早餐店的,不知道老街上有哪些景点,于是,擦肩而过了,现在想想有点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