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石塘老街

标签:
温岭石塘镇旅游摄影杂谈 |
分类: 我的古镇古村集 |
白天逛石塘老街原本不在计划之内的,年初四清晨去千年曙光园拍摄日出后,顺拐去后山拍摄石屋,没有按原路返回,沿着山路稀里糊涂就来到了老街,春节期间大多数店铺都闭门谢客,为了寻找吃早餐的地方,几乎走遍了整个老街,也因此有了这篇《大年初四早晨我走进石塘老街》的文章。
街道十分狭窄,且比较弯曲,原住民以及游客来回走着,难得一见的拉板车。

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居民在此繁衍生息,明清时期,福建惠安县渔民陆续迁徙至此。为防台风袭击和海盗登陆抢劫,他们就地取材,开岩凿谷,砌石屋,造石墙,筑石路,垒塘堤,在此捕鱼安家,繁衍后代,将荒凉的海岛建成了一个“人家住在潮烟里,万里涛声到枕边”的渔村集镇。

当终于走进石塘,漫步于老街中,虽然已经做好看不见成片石头房子的准备,看见那些现代化却毫无美感的钢筋水泥,依旧怅然若失。而那在钢筋水泥的夹缝中生存的石头屋子,便成为我的惊喜。每见到一座,便前后左右细细观看,生怕一不小心,便又不见了。
老街的街面原是由石块拼砌成的,现在满街的石头块不见了,取而代之是毫无特色的水泥路面。
赶早市的,挑着筐,提着篮子,纷纷来到菜市场,等候人们来选购。贩菜的人们开始了他们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瞧,站在三轮车旁边的大姐,在和卖菜的汉子讨价还价。
芦根,据说能清热、降脂、降压。
菜市场的早晨是喧闹的、忙碌的、愉快的。
前一篇:箬山渔村一处不为人知的渔码头
后一篇:世纪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