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山寺”游记

标签:
灵岩山寺旅游图片佛学 |
分类: 旅游 |
亭内有明旸法师所题亭额,亭柱旁有叶恭绰书写的对联,联语是:大路一条,到此齐心向上;好山四面,归来另眼相看。
在灵岩山上,有一所特殊的大学——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一路上我们看到走在人群中的佛家弟子。
迎笑亭:再沿御道左折向上,迎面有一座飞檐戗角的宋代石亭,上有一无法师所书“迎笑亭”亭额。相传始建于宋代,此亭建成后尚未题名,正值苏东坡上山访友,方丈率众僧在亭旁笑脸相迎,请苏学士题名。苏东坡不假思索,即取名“迎笑亭”。现石柱上新镌亭联一副,联曰:松似高贤迎客笑,山径兴复满亭春。
落红亭:上灵岩要经过三个亭,沿御道盘折而上,第三个亭是落红亭。山势右旋,似大象回首,亭如象眼。灵岩也有“象山”之别称,旧有“象王回顾落花红”之句,原为弘储任方丈时所建,命名落红,取其句意。
灵岩一景“乌龟望太湖”。此石像一头匍匐在地、翘首南望的大乌龟。
来到这里,你就会感觉呼吸顺畅,心静如止水。我想,这便是佛教圣地带给人的神秘与宁静,让人感受到身旁草木皆生命的奥秘吧!

灵岩山寺雄踞山巅,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寺庙建筑,气势雄伟,占地约2.3万平方米。现存殿主要为印光法师于三十年代重建,以弥勒阁、大雄殿、念佛堂为中轴线,用左右长廊划分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多宝佛塔、智积殿、香光厅、钟楼等殿宇,西部为佛学院和山顶花园。

大雄宝殿右边是佛学院和后花园。佛学院有专科班、研究生班教室并学僧宿舍数十间,整个院落古色古香,假山相伴,泉水潺潺,环境十分清幽,堪为学修绝佳之地。学院全名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创办于1980年,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院名。

位于大殿东侧的灵岩塔又称多宝塔,这里是寺内最有特色的古建筑。高34米,七级八面,楼阁式,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历代屡遭火灾毁圯。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重建,塔内空心,塔身全用砖砌,每层窗口各有石佛。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塔遭雷击,各层木结构腰檐及塔刹被焚毁,仅存砖塔塔身。1989年9月,灵岩山寺筹集了80多万元资金,对多宝佛塔进行了全面修复,并参照宋代营造法则,恢复了塔刹、塔基、平台和塔檐。1990年竣工。今佛塔凌空高耸,与三重飞檐之钟楼相呼应,成为灵岩山之突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