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一个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

标签:
金泽古镇旅游杂谈 |
分类: 我走过的上海境内的乡村古镇 |
金泽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区西部风景秀丽的淀山湖畔,是上海最西南的一个镇,也是上海唯一与江苏省和浙江省交界的镇。人杰地灵,小桥流水,风光旖旎,游人甚少。既不同于周庄的商业化,也不像西塘那般吵杂。是一个在闹市中依旧保留淳朴的古镇,商业气息出乎意料地淡,一切都是寻常水乡人家本该有的样子。非常安谧,绿水看起来也格外宁静,河岸绿树成荫,真的十分美。
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君陶题写的“金泽古桥甲天下”7个大字。
金泽的桥梁非同一般,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是历史名桥。至今镇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祖师桥(如意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王桥、万安桥与关爷桥(林老桥)。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
普庆桥,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是美国为拍摄电视片而造的。以《清明上河图》上汴水虹桥为模本所建。此桥东西跨向,是单孔木拱桥,桥长16.8米,宽4米,是当代桥梁复古的杰作,严格按古代造桥工艺,采用无支架施工法,没有榫头,不用钉子,64根拱圆木,5根横梁,全部用捆绑式结扎起来,连成一片。
很喜欢这个古镇,没有太多的繁杂与虚伪,一个人随心慢走,和老人们聊聊天,挺不错的。
古镇上人不是很多,说实话是个放松心情的好地方,离市区近,开车过去不到一个小时,是个值得一去的古镇。
如意桥,俗称祖师桥,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南市东胜港口,始建于元至元年间(公元1271-1294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重修。桥长20.6米,宽3.2米,,拱跨8.6米,拱高4.2米。全桥石料为一色花岗石,打凿整齐,桥面雕凿盘龙,右端有如意图案,如意桥为金泽古镇最完整的一座单孔石拱桥。
迎祥桥,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南市梢。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335~1340年)。明代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重建。桥为五跨简支梁石柱式砖、木、石混合结构,长34.5米,宽2.45米,中孔跨径6.4米,两侧跨径分别为5米和4.3米。
在金泽古镇河边游玩路经桥口时,刚好听到“砰”的一声响,回神一看,却是一对四十多岁的外地夫妻在那里爆米花。男的正在整理手中锅里的米花儿,安顿好以后,坐下来又重新均匀地摇动着那炸弹式的铁锅,我驻足了一会,在江南古镇的街头,嗅着爆米花的香味,回忆儿时爆米花带给我们的欢乐和满足。
天皇阁桥,也称天王桥,青浦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下塘街,与上塘街的塔汇桥遥遥相对。因桥北堍有天王庙,即以庙名为桥名。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重建,桥为三孔石拱桥,长22.2米,宽2.8米,中孔拱跨6.8米,拱高4米。两边孔拱跨4米,高1.8米。天皇阁桥桥身高大,仅次与朱家角的放生桥,是江南少有的三孔连拱石桥,
塔汇桥,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上塘街的市中心,横跨北胜浜,跟天王阁桥隔河相望。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年间重建。桥系单孔石梁桥,桥因几经修建,现如今已变成水泥石板桥。桥石材看已较新,已无古味。但其历史上是水路交通的枢纽而曾盛极一时……
颐浩禅寺位于上海青浦区金泽镇寺前街12号。始建于宋景元年(1260年)。颐浩禅寺的颐浩是南宋相国吕颐浩的名字,相传南宋皇帝宋高宗南渡,在相国吕颐浩的护驾下,乘龙舟来到金泽,见金泽景色优美,绿水见底,稻谷如金,要求停留驻歇。相国吕颐浩将自己的住宅建造在金泽,他认定金泽是“风水宝地”以便告退时养老。后南宋建都临安,即现在的杭州,政局暂时稳定,为发展佛教,吕颐浩将自己住宅,改宅为寺,以自己之名,命寺为颐浩寺。江南大地,寺庙数以万计,但用相国之名命名,唯有金泽古镇。
“颐浩禅寺”匾额由赵朴初先生题写
寺内唯可观赏的是院子里两件镇寺之宝:一为至今650余年龄的古银杏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
小贴士:
景区不要门票。
颐浩禅寺门票价格:2元。
乘车线路:
直达的公交车有:青金线
自驾线路:
延安高架路——沪渝高速公路——金泽出口——沿沪青平公路——金泽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