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具有6000多年文明史的古镇----正仪镇

标签:
正仪镇并蒂莲老街昆山上塘街 |
分类: 我的古镇古村集 |
在正仪镇的新城路上见到上述“中国首家书法艺术之乡正仪镇”的字牌,在网上搜索了一下,1996年8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省级书法艺术之乡",2000年获得了文化部社图司“中国民间特色的艺术(书法)之乡”称号。
顾阿瑛是元代名士,他把正仪称为“玉山佳处”,先后兴建园池亭馆36处,并在他的“玉山草堂”雅集28次之多,参加者多为元代大书画家:杨维祯、倪云林、柯九思、赵元……
元末昆山名士诗人顾阿瑛于昆山正仪东亭村兴建“玉山佳处”园林,有亭、台、楼、阁数十处,在池中种植并蒂莲。相传荷种来自中亚细亚,并蒂莲有“双萼并头”、“九品莲台”、“四面拜观音”诸形,更有花茎顶端簇生十三个头的,但以双萼并蒂为稀世罕见。仲瑛“才情妙丽,广交天下文友墨客,饮酒赋诗,踏曲品画,文会之盛,冠绝一时”。当时名流倪瓒、高则诚等常往顾宅赏莲。相传东亭荷池池底铺以石板,板上钻孔如莲房,荷梗便从孔中钻出,故未被人挖绝,才得以流传至今。
每年8月份,都会有好多喜欢并蒂莲的朋友慕名而来
门楼(反面)
老街坐落在正仪镇中心区域,主要由上塘街和下塘街组成,老街沿河而建。
景福桥是座古桥。旧名中新桥,又名中津桥。跨渭塘河,初为木桥,康熙四十六年(1707)里人朱光远等改建为石桥,徐昂发曾为建桥作募捐疏。因坐落在旧街中段,俗称“中心桥”。建国后政府两次拨款修理,至今保存完好。
这是一段整修过了的街道
正仪老街的“一线天”
新老民宅“混杂”
寿安桥,跨渭塘河,明洪武初顾原纯建。原纯字寿安,桥由此得名。清康熙八年(1669)黄贞孟、徐希夫等重建,宣统《信义镇志》,有黄泓寿安桥记。宣统三年(1911)正仪农民抗租,与昆山催丁发生冲突就在寿安桥西堍。建国后政府曾3次整修,至今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