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还难言 M1拐头有隐忧
(2010-03-11 10:48:49)
标签:
经济证券cpim1通胀中国杂谈 |
外需持续回暖。2月份出口同比增幅从1 月份的21.0%回升至45.7%,由于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环比增速也很快,出口数据的上升并非完全由于去年的低基数效应所导致。2月份贸易顺差从1 月份的142 亿美元和12 月份的184 亿美元降至76 亿美元,尽管顺差回落,但这主要是季节性因素所致。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单月贸易顺差近几个月以来并没有显示出下降的趋势。由于贸易的快速恢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逐步增加,近期境外NDF市场上的成交显著上升,显示市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在上升,高美元负债的航空,进口原材料较多的造纸、人民币资产密集的金融地产等行业有望受益于人民币升值。
通胀:2月CPI达到2.7%,高于市场预期的2.5%和1月的1.5%,也高于了中国1年期的存款准备金率,不过对于1个月的数据投资者也不必过于在意,因为春节因素可能是导致2月CPI偏高的重要原因。去年春节在1月,今年春节在2月,由于食品价格在春节期间会习惯性上涨,所以导致今年1月CPI较低,2月CPI偏高。CPI上升,市场的加息预期会增强,但我们认为短期内中国加息的可能性并不高。首先,这只是1个月的数据且受春节因素影响,还难以判断CPI是否趋势性上升,尽管我们认为未来几个月通胀压力依然会较大,并由于翘尾因素影响6、7月CPI可能超过5%。第二,中国CPI中食品比重很高,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又是猪肉,而有报道称猪肉价格近期持续走低。第三,从2月PMI指数的分项来看,新订单指数大幅回落而产品库存回落较小,产能过剩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有所体现,这将缓解通胀压力。第四,债券市场上近期短期利率回落,1年期央票利率还依然低于1年期存款利率。通胀问题上,加息和人民币升值都有一定作用,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会快于加息。无论如何,通胀数据上升,加息预期增强,对于银行保险类股应该形成利好。
零售销售额:2月同比上升22.1%,好于预期的18.1%,消费增速快于GDP应该是未来很长时间的常态,大消费相关板块值得长期关注。不过,1-2月零售销售额同比上升只有17.9%,差于预期的18.7%,从实际增速的情况来看,今年1-2月的零售销售整体要低于2009年全年的16.9%。从1、2月数据整体来看,消费在今年前两月呈现了逐步向好态势。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014亿元,同比增长26.6%,比去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好于预期的25.6%。投资在未来一段时间依然会保持较快增长,地方项目投资和私人项目投资增速将快于中央项目投资。
工业增加值:1-2月整体上升20.7%,好于预期的19.5%,但2月同比只有12.8%,差于预期的19.0%,不过春节因素可能影响较大。从2月PMI数据看,2月新订单分项明显下降,这也在经济数据整体向好的情况下提醒我们,经济的增长不可能一帆风顺。
货币供应量:M1增速2月同比35%,较1月39%回落,M1阶段性顶点或已出现。中国股市和M1走势的相关性还是很高的,M1的拐头向下值得关注。
新增贷款:2月新增贷款7001亿,较1月的1.39万亿显著回落,不过好于预期的6000亿元,未来贷款在国家调控下可能会维持更为平稳的态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