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的回忆(4)

标签:
韓流旅遊旅游 |
汉城的回忆(4)
2005年,发生了很多事。
1月19日,市长李明博宣布,将汉城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那时我已到过汉城超过30次,汉城几乎等于我另一个家。如今家要改名了,始终有点不习惯、不情愿。还未接受到「首尔」之际,另一波「韩流」正悄悄酝酿,而且,是史无前例的。
《浪漫满屋》在当地热播,风潮很快吹至香江,并吸纳了一大批全新的「韩迷」;1月24日,TVB开始播《大长今》,后来掀起了一股甚么样的韩风,相信不用我多说。那年3月,我又和旅行社合作,举办《大长今》+《浪漫满屋》景点团,一天之内爆满,马上再加开一团,又再爆满,结果我带着两部旅游车的乘客到韩国。在车上,我不断为应该叫「首尔」还是「汉城」而踌躇。
韩流盛世,但我并不是太愉快。踏入「三字头」,迎来人生最大的冲击,在首尔的街道上,我不断问:「我的下一步是甚么?」这份疑惑和恐惧在无数司仪工作、韩星专访、撰写韩流专栏的背后一直延续和扩张,直到我的下一步慢慢浮现出来—原来也是和韩流息息相关。
著名国际电影人张家振先生从荷里活回流亚洲,他得知韩国电影业非常蓬勃,便透过友人去邀约我出来见面。张先生蜚声国际,我喜出望外,也受宠若惊。那年9月,我和他一起出席釜山国际电影节,向他介绍韩国影圈的不同人脉。闲谈间,他问我:「你既然喜欢写作,那对写电影剧本有兴趣吗?」就是这句话,开启了我的下一步。
后来,张先生成了我在电影圈的启蒙老师,两年后我开始以导演的身份到韩国。我到韩国的次数,亦随着「汉城」换成「首尔」,而慢慢减少……(待续)
ps. 我的名字和相片首次以「导演」身份出现于釜山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