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录音带五十週年

(2013-08-19 15:49:15)
标签:

杂谈


五十年前的8月, Lou Ottens 率领团队在展览会上首度公开新产品「卡式录音带」,不久便进行大规模生产。 从此, 音乐不单只呈现在黑胶唱片中, 人声也不一定要录在笨重的open-reel磁带里。卡式带的出现, 改变了人类的声音文化。

我是卡式带年代的人。虽然音色较差, 但「原装卡式带」的确比黑胶碟便宜得多, 而且可以放在父亲的座驾内听, 后来更可放在自家的「随身听」中随意播放, 这些优点都是唱片无可匹敌的。更重要的是「空白录音带」的出现, 我们不再被唱片公司的编排限制, 可自由制作自己的「精选录音带」, 就像笔者般, 喜欢自制「最爱情歌精选」、「跳舞劲歌vol. x」或「Beyond the Best」等等;亦有人会因为太锺情于某一首歌, 而特地买一盒60分钟的空白录音带回来, 然后不断录入同一首歌, 那便可以无限次的「自动重播」, 以当时的科技, 亦只有录音带才能做出这效果。

录音带亦促进个人音乐口味的分享。当年班中有不少同学会自发地替好友录「自制精选」, 将自己的playlist与別人分享 (当然笔者也是其中一人); 出席烧烤旅行等大型集体活动时, 大家会带备自己的「精选带」, 然后轮流播放, 既可以将自己的心头口向好友推介, 有时又会在別人的选择中找到惊喜。可惜, 这类健康有益的交流, 已随着卡式带而消失了。(不过, 据今期时代杂志报导, 录音带的销量近年有反弹趋势, 2012年的销量竟然比11年上升了6倍!!)

值得一提的是, 上文所说的Ottens先生, 当年掌管菲利浦公司的科研部门, 后来也有份发明同样划时代的CD光碟。 他仍在生, 今年经已87岁。 作为乐迷, 谨此向这位真正的「乐坛话事人」致敬。
pic
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受软不受硬
后一篇:婴儿狗仔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