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任职公司人事部的友人说, 近年, 常有出席见工面试的「年轻人」迟到, 而他们最常用的理由竟然是: 「唔识路, 搵唔到!」, 而他的公司只不过是位处中环。
年多前, 笔者参与某品牌的推广活动, 个多月期间, 每晚需要与数十位年轻人到港九新界各区食肆表演。 几乎每一天都有若干人迟到, 理由同样是「搵唔到!」有人到了楼下才发短讯问: 「几多楼呀?」主管往往大动肝火:「不是一早给你们地址吗?现在又不是要你们去甚么「山卡啦」古洞偏僻小村庄, 你们有手机google map、有全球定位GPS, 怎可能还声称找不到这间闹市中的食店?」
找地址、看地图, 乃小童子军必学的求生本能; 当代男女,又个个堪称手机专家,为何还会出现这情况? 归根究底两个原因:一、懒。眼见不少人,事前完全不做资料搜集(这当然是自己的责任),到出门口时才发现自己原来对该地区不了解,但他们仍然懒得自己去搜寻,而是选择临急临忙才打电话求救, 或慢条斯理的用whatsapp问人。有人宁愿一直在街上等人回覆whatsapp,也不肯自己上网或问途人。
二、惊。听过有人这样说: 「下?! 要去湾仔? 我住上水喎, 点去呀? 」亦见过以下短讯: 「点样从上环搭港铁去马鞍山? 在哪个站转车? … 下?! 转咁多次车, 好惊喎!」科技越进步, 人们解决问题和面对难题的能力反而越低。有人连去一个新地方的勇气也没有。 其实有甚么值得惊? 找不到, 便问问人吧; 行错路, 便走回头, 或找多几次, 终究还是会找到, 因为那地址是不会突然消失的。
问友人这些求职者通常的下场如何? 他笑说: 「你会请一个要老闆教他找地址的员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