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太太已放了兩個多星期產假,可是,(到截稿前)寶寶還未出生。身邊有人便說:「哎呀,這兩星期的假期豈不是蝕了?」
香港人對假期特別計較,這從他們每年如何精密地計算「請兩日假便可以放足八日」便可引證。為了日後有多些時間照顧孩子,眼看不少媽打連「前二後八」也嫌太少,恨不得到生產那天才開始放產假,這才叫「最抵」。可是,我以自己的觀察告訴各位,太太這兩星期的假期,實在非常值得。
首先,來到這階段,媽打的身體已非常笨重,行動緩慢且不便,還要她上班?未免太不人道了(正如媽媽常說:「前世未做過野咩?」)。況且,嬰兒踏入37週便告「足月」,有權在任何時候爬出來,又何必要母女冒這風險呢?
然而,更深層次的意義是「待產」二字。這段日子,太太的唯一任務 – 只有休息。由於她務必要以最佳狀態來迎接生產過程,所以她每天奉旨任意放肆地睡眠(她的鬧鐘也沒再響過),奉旨過一些優哉悠哉的生活,身邊的人奉旨要以最高規格來服侍她。類似的日子,試問人生幾何?需知道,寶寶出生後,太太將要面對生理上和心理上翻天覆地的改變,養育兒女的歷程亦從此啟動,永遠不能停止。事前放多幾天假期,怎會是「蝕底」?
這段日子對夫妻來說也是彌足珍貴。我們的生活隨時會變得不一樣,所以,我們十分珍惜每一段獨處的時光、每一頓二人晚餐,老實說,連夫妻感情也提升了不少。奉勸各位爸打媽打,別太吝惜你的產假。他日回頭一看,你一定發現那些所謂「蝕底」了的假期,反而是最值得回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