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說技巧系列 2 - 執生
(2012-06-19 13:00:03)
标签:
杂谈 |
歐洲國家杯烏克蘭對法國的大戰, 竟然在開波後幾分鐘便因大雨暫停。球賽停止, 但轉播還是要繼續, 當時筆者坐在電視前, 聽著好友李克勤及幾位球評家不斷「拉布」, 而電視台也沒有插播廣告, 一眾主持人又不能dead air, 實在替他們抹一把汗。可幸的是, 他們都是專業主持, 說說每組形勢、球員花邊新聞、甚至是主辦地點的風土人情等, 在完全沒有比賽可評的情況下, 竟不知不覺的連續說了35分鐘, 實在要給他們熱烈的掌聲。
教授司儀技巧時, 學生往往最擔心的, 就是不懂得如何「執生」 -- 需知道每項現場活動都是「危機四伏」, 就如上述的情況一樣, 隨時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 殺大家一個措手不及。筆者曾試過無數遍, 上到台上, 宣佈活動開始, 台下的工作人員才通知我要拖延數分鐘。最長紀錄是30分鐘, 因為某女藝人遲到了15分鐘, 到場後還要躲在後台「補妝」15分鐘。
要懂得「執生」, 當然需要一定的隨機應變和臨危不亂的能力。再往深一點分析, 普遍的「驚」, 其實都是因為信心不足, 而欠缺信心, 則源於自己沒有做「比正常更多的功課」, 即「冇貨」。當司儀的, 若果只一味練好手中的稿子, 亂子一出, 一定無從招架。但若然事前已熟讀活動的歷史、出席嘉賓的背景和動態、想好一些題目和現場觀眾交流等等, 心中早有「兩手準備」。正如上述的「意外」, 筆者即時決定和現場觀眾玩遊戲、送獎品, 大家還以為那是原本的程序, 完全察覺不到原來是「執生」的把戲而已, 而且更將現場的氣氛推高, 客戶也舉手讚好。
亦正如克勤事後解說,
他們各人早已做足功課,
評述桌上資料如山,
再拖多一小時也應付有餘。這就是專業,
亦是每位司儀和主持人必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