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开餐
标签:
美食 |
看完「春娇与志明」,特地跑到便利店「开餐」。笔者与彭浩翔导演年纪相若,对我们来说,便利店内的食物,总有一份难以形容的味道和情怀。
八十年代中,便利店文化杀入香港。多得日本卡通片集的熏陶,令港人对日式杯面爱不惜手,便利店就是杯面文化的催化剂。午饭时间,为了节省零用来买唱片,我们这些学生哥时常会跑进「7仔」,买一个「合味道」杯面,加入滚水,然后将银包放在杯面上,等三分钟便可以进食,而且必定会连面带汤,一滴不漏。
嫌不够饱的话,还可以在冰箱里选一包点心(笔者最爱「皇牌点心拼盘」),在微波炉上按下「五」字,「叮」数十秒后,将热烫的点心拿出来,加上豉油或辣油,马上可以进食。虽然它们的质素远远不及茶楼内的传统点心,但不知为何,我们却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吃完了,又可以打开雪柜大门,喜欢喝甚么便拿甚么,十分「自助」,或到柜面点一杯中可乐或「思乐冰」,再加多一杯鸳鸯味软雪糕,边吃边凉冷气,又可以免费翻阅杂志,一班人站在店内「吹水」,亦不会有侍应逼着你离开。若然是深夜时份,灯火通明的便利店更会给予你其它餐厅不能提供的安全感。
可惜,通涨高企、租金高昂,令便利店食物的价格不断飙升。如今,一个杯面要十元,减了价的「点心拼盘」也要十四元,加上一盒纸包饮品,动辄要三十元,与茶餐厅一顿午餐相差无几,兼且还未填饱肚子。然而,在便利店内进食,的确别有一番风味,难怪笔者这一代人与「张志明」一样,始终对便利店食物念念不忘。

加载中…